[]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趙煦話音剛落,蔡京就已經出列,他的聲音有著些許的微不可查的顫抖:“臣乞陛下賜教!”
趙煦看著蔡京,微笑著問道:“卿有什麼地方不懂?”
蔡京低著頭,拜道:“奏知陛下……臣不懂……緣何陛下能忍受那李太德倒行逆施?”
趙煦默默的在心中,給蔡京點了個讚!
什麼叫優秀的捧哏?
這就是!
“倒行逆施?”趙煦輕笑著,把玩著手裡的交趾國書:“或許吧!”
“但那與朕,與大宋有何乾係?”
趙煦起身,看向群臣,問道:“他可是每年準時給大宋貢米一百萬石,並和買一百萬石的賢臣啊!”
儘管趙煦召集的這些大臣,都是些道德靈活的士大夫。
但,他們還是對趙煦這樣赤裸裸的拿著利益,來評論賢愚、忠孝,有些不太適應。
聽著,都是互相對視著,猶豫著,在思考著要不要勸諫?
趙煦見了,對自己沒有把範純仁、呂大防、程頤喊過來的英明決定點了個讚。
太正確了!
他們要是在這裡,此刻怕已出來勸諫了。
像程頤這種道德君子,更是可能死諫!
沒辦法!
如今的大宋的多數士大夫們,和現代西方的那些精英一樣,都是意識形態入腦,被打了思想鋼印的。
在這些人心裡麵,儒家仁義忠孝和禮法綱常,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是普世價值,是不可動搖,不容辯駁的東西。
尤其是程頤這種,真的把孔子孟子的經書,奉為圭臬,作為人生信條,踐行到生命的每一個時刻的人。
好在,這些道德君子現在並不在這裡。
趙煦麵對的,都是他選出來的,在道德上非常靈活的大臣。
而且,全部通過了趙煦的親自麵試和考驗!
在立場上,完全可以放心!
故此,趙煦沒怎麼猶豫,就把蔡京提溜出來。
“蔡卿,去年汴京城一年,連榷酒、免行錢,一共收了多少商稅?”
甭管蔡京的人品、道德如何,在能力方麵,他在當代是屬於頂級的!
開封府的所有財稅數據,都早已被其背的滾瓜爛熟,能做到張口就來。
他幾乎是立刻奏道:“奏知陛下,去歲汴京商稅、榷酒並免行錢等,共收得一百四十三萬七千四百二十六貫……賴陛下之福,所得較元豐八年,增加了幾近七十萬貫!”
趙煦看向其他人,輕聲道:“汴京內外,百萬軍民,一歲不過得稅百四十萬貫!”
“這還是在將堤岸司買撲錢、榷酒錢以及其他諸項新增都計算在內的結果!”
“而交趾李太德,卻在不過一年的時間裡,就為大宋貢米一百萬石,並準時將另外一百萬石和買米送抵右江安撫司!”
“若算其價值,僅僅是貢米一項的價值,就相當於開封府全年財稅收入!”
汴京米價,如今一鬥一百二十錢左右。
一百萬石大米,市價肯定是超過了一百五十萬貫。
當然了,實際上並不能直接簡單的換算。
因為,交趾米賤!
也因為交趾錢貴!
所以這裡,又出現了一個彙率差。
這一進一出之間,就是一倍以上的利潤!
這也是李太德肯那麼賣力的給大宋當狗的緣故。
亦是他能在回國後,順利的組建起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的原因。
沒辦法!
利益動人心!
交趾的權貴們,為了銅錢,在李太德的率領下,瘋狂壓榨其治下百姓。
偏生,在如今的局勢下,那些百姓,連潤的選項都沒有!
因為,他們向南跑的話,除了雨林和沼澤外,就是占城與真臘。
而這兩個國家,正在遭受交趾軍隊的蹂躪。
他們對交趾人無比敵視!
抓到就是送去服苦役。
至於北方?
土官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免費勞動力!
抓到就是送甘蔗園!
交趾農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隻能乖乖的被壓榨!
當然,這些事情不必說,曆史嘛,宜粗不宜細!
而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
這些細節上的東西,當然得忽略掉,免得一旦披露出來,刺激到那幫清流君子的神經,鬨出輿論風潮來。
“至於和買的那一百萬石稻米,雖然大宋是出了錢……”
“可朕為了百姓,將之與貢米合並,然後以近乎成本價的每鬥不過七十錢,於交州、廣西售賣……”
趙煦悲天憫人的看著大臣們,一副聖人的模樣似乎在說:朕容易嗎?還請愛卿理解朕啊!
趙煦說的是不是是事實呢?
答案當然是!
不過,他隻說了事實的最多一半。
被他藏起來的,才是關鍵!
正所謂,穀賤傷農,穀貴害農!
哪怕在現代,農產品的任何波動,都可能對農民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何況是在這個以小農經濟為主的中古?何況是在經濟本就不發達、開發度很低的嶺南之南的交州呢?
在章惇等人,嚴格執行了趙煦的政策後。
導致了一個可怕的後果——交州各地,種糧的土官和農民,必然傾家蕩產。
因為來自交趾的廉價稻米,正在肆無忌憚的摧毀交州各地的糧食種植。
這樣的情況一旦持續下去,必然完全消滅掉交州土官們的糧食自給能力。
從而人為的創造出一個,純粹的以甘蔗種植、生產和製糖為核心的種植園經濟區。
而章惇、高遵惠、呂嘉問,以及土官們,為什麼會心甘情願的執行趙煦的政策,甚至執行的無比認真?
這就是利益的力量了。
在去年,第一批蔗糖進入大宋市場,並攫取了暴利後。
當地的利益集團就已經成型!
孔方兄的力量,將所有涉及其中的人,都牢牢綁定。
一個類似聯合果品的不可名狀的怪物,已萌發出了第一根觸手。
老實說,連趙煦都已不知道這個怪物,未來會成長成什麼東西?
反正,隻能說,東南亞人民有福了!
但大臣們那裡知道這些?
再說了,他們的道德立場,本來就異常靈活,聞言紛紛拜賀起來:“陛下仁聖,推大恩於交州,必可得萬民稱頌……”
更有那阿諛拍馬者:“陛下施仁於交州,如日之升,布澤四方,如春雨之甘霖,浸潤萬家……”
趙煦聽得,眼皮子直跳,感覺心臟都在發燙,趕緊擺手製止他的拍馬:“好了好了……”
“朕之所以要將此事,與卿等說清楚的緣故就在這裡了……”
“交趾李太德,再怎麼倒行逆施,那也是在交趾國中……”
“與朕,與大宋無關!”
“何況,其在交趾,儘心儘忠,儘力侍奉朕……乃是朕之忠臣也!”
每年一百萬石貢米,再和買一百萬石與大宋。
兩百萬石的稻米!
哪怕交趾水稻,可以一年三熟,而且水網密布,非常適合水稻生產。
但在這中古時代,這兩百萬石的稻米,依然是個難以想象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