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當天晚上,向太後去了慶壽宮,參與招待薛氏回京的宮宴。
趙煦自然不會參加這種命婦們參與的宴會,以免瓜田李下之嫌——趙煦今年公開對外的年齡,已有十三了。
十三歲的男丁,在中古是可以成家立業的。
農村基層,有一大堆十三歲就訂婚甚至成親的男丁。
至於十三歲就嫁人的女子,在這個時代,就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不過,留在保慈宮的趙煦也沒有閒著。
因為,今天,也是抵當所正式撲買的日子。
所以,他在等著石得一來給他彙報今日抵當所撲買的進展。
這可是關係著,數百萬貫的買撲收入。
所以,儘管今天撲買的隻是諸多抵當所中最不起眼的那幾個。
也就是新城外的九個抵當所。
但趙煦依然很重視。
開門紅嘛!
若連新城外的九個抵當所,能買撲出一個高價。
那麼汴京新城和內城的那些抵當所呢?
趙煦,自然不會嫌錢少!
宮門落鎖不久,劉惟簡便來到了趙煦麵前,首先是行了大禮:“老奴問大家安……”
“我安!”趙煦坐在坐褥上,假作鎮定的點點頭,然後問道:“老鈐轄,今日買撲可還順遂?”
劉惟簡歡喜的報告道:“奏知大家,今日買撲,眾商賈皆是踴躍參與……老奴親眼所見,來投實封狀的商賈,足有上百人……”
趙煦頓時露出喜色來,讚道:“竟有這許多人參與?!”
“真是辛苦老鈐轄與左相了!”
“待此番買撲後,我定當好好酬謝老鈐轄!”
“不敢!”劉惟簡頓首拜道:“今次買撲,能得成功,全賴大家聖德,老奴不過是略儘了些綿薄之力罷了!”
“老鈐轄不必推功!”趙煦道:“皇考在時,曾教我為君主首在賞罰分明!”
“老鈐轄為社稷立功,我自當賞之!”
聽到這裡,劉惟簡才不再推辭,隻道:“大家聖明!”
“隻是……”
“老奴所言,也是真心實意!”
“若無大家下詔,改革買撲諸製,縮短公示時間,廢黜再買撲之製,還派禁軍看守封樁箱……”
“眾商賈皆曰:此至德至聖之事也!”
“於是,紛紛踴躍參與,方有今日盛況!”
這倒是實話!
趙煦聽著,也是受用不已。
在大宋買撲(標的),分實封狀(暗標)和課額製(根據往年的買撲額,算出一個平均值,然後由商賈按照這個價格承買,當然,這是關係戶們才有的待遇)。
這次抵當所買撲,大部分都是采取實封狀投標。
也就是由商賈們自行填充一個買撲的價格,然後投入專門特製的鐵箱裡,等到公示日,在所有承買人見證下開箱讀標,價高者得。
隻不過,在過去,這道程序還有後續——開標後,官府假若覺得投標的價格低了,可以要求所有承買人在上次中標的價格基礎上再來一次投標。
這就是真的把商賈不當人看,純當肥豬宰了。
偏生,因為最終解釋權在官府手中,大多數人都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趙煦這次買撲抵當所,就公開廢掉了再標的程序。
確立了一次投標,價高者得的製度。
同時,還大大加快了公示讀標的程序。
按照過去的製度,投標後一般會在六十日內公示。
這顯然,給了很多人暗箱操作的機會。
所以,趙煦這次改成了七日後公示。
同時,投標的標箱,不再由官府保管,而是命狄詠率軍看守。
而且,這支看守標箱的禁軍,是趙煦命狄詠在禦龍第一將中隨機抽簽選出來的。
種種改革,既增加了買撲的透明性和公正。
同時也提高了這次買撲的公信力。
這從商賈們踴躍參與,竟有百餘人參與就能看出來。
須知,在大宋想要參與官府的買撲,就必須有抵押和保書。
這次買撲抵當所,對抵押物的最低標準是——十萬貫!
考慮到大多數人都不可能有這麼多現金,所以接受不動產以及有價證券(鹽鈔、茶引、地券等)。
此外,還需要有一位朝官以上的文臣,或者大使臣以上的武臣具保。
換而言之,這一百多名參與買撲的商賈,全部都是真正的實力派。
“老鈐轄且起來說話!”趙煦說著,就讓馮景將劉惟簡扶起來。
然後,他就問道:“且請老鈐轄為我說一說,各抵當所的買撲人數與情況……”
“再估算一下,今日買撲的九個抵當所,大約能得多少買撲錢?”
劉惟簡在馮景上前的時候,就已經自己站起來了。
他弓著身子,依舊是用著謙卑的話語說道:“奏知大家……”
“今日買撲,臣與左相奉詔,將新城外九抵當所買撲人限定為蜀地、陝西諸路以及河北、河東本貫商賈……”
“其中,清明坊抵當所,臣等奉詔,隻許河北本貫商賈參與買撲……”
“但依然有十餘人參與買撲,且皆已具保……”
“含耀抵當所則隻許永興軍路並商州、洛州本貫買撲……亦有十餘人參與……”
趙煦聽著劉惟簡的介紹,嘴角慢慢翹起來。
“看來,民間富人是真的多!”
仔細想想也正常。
大宋自立國以來,就采取了不同於漢唐的經濟政策。
所謂‘不立田製,不抑兼並’,其實隻是說的好聽,實際上趙宋王朝的經濟政策是官營壟斷經濟。
什麼叫官營壟斷經濟?
宮本位!
曆代趙官家,對著天下州郡的一切,儘可能的竭澤而漁。
所以,趙官家不僅僅是大宋朝最大的地主——根據漆俠先生在《宋代經濟史》中的統計,元豐六年,北宋計有墾田大約七百二十萬頃,而趙官家所擁有的官田數字超過三十二萬頃,占天下總墾田數的百分之四點三左右。
曆朝曆代,誰家皇帝,能擁有這麼多土地?
趙官家們做到了!
除了土地,趙官家們還有大量的遍及天下州郡的各種作坊、礦冶、渡口、碼頭等等……
監當官們,就是替趙官家去管理這些產業的職業經理人。
趙官家們,幾乎是極儘可能的,將自己的手,伸向了整個王朝可以掌控的一切資源。
看上去,趙官家們這麼竭澤而漁。
大宋朝的經濟,應該崩潰了吧?
但事實恰恰相反!
大宋經濟,非但沒有崩潰,反而是有史以來,財政收入最高的王朝!
元祐元年,財政收入更是達到了七千萬貫!
為什麼?
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製度。
既然趙官家們,需要從天下州郡的商業活動中來攫取利益。
也就意味著,趙官家們必須在事實上放鬆對民間商業的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