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出身寧陽縣,名叫李輝的保定府博野縣知縣,之所以幫著肇慶府治下的陽江縣知縣搞工坊,除了陽江知縣和他是同科進士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這個工坊隻有陽江或者說隻有江南的某些地方能搞,山東一帶根本就沒辦法搞。
鼉龍皮鞋。
李輝的提議很簡單,那就是把鼉龍的皮扒下來做成鞋子,然後往宮裡進貢幾雙,混個貢品的名頭之後再拿到登州榷場去賣。
這貨甚至還建議圈起一塊地來專門養鼉龍取皮。
反正能蹭貢品的名頭就蹭,能蹭榷場的鋪子就蹭,主打的就是逮誰都先薅兩把,雁過也得拔下兩根毛。
李善長拿著奏本翻天覆地的看了兩三遍,最後還是黑著臉把奏本遞給了劉伯溫。
“也算是不錯了。”
李善長黑著臉說道:“起碼還知道幫扶彆的縣,起碼還有彆的地方的官老爺知道主動辦工坊,替治下的百姓謀好處。”
劉伯溫嘖了一聲,嘲諷道:“還不是因為搶不過?但凡他博野那裡能養鼉龍,這個叫李輝的就絕不會放過利用鼉龍做皮鞋的機會。”
“不過,養鼉龍再取皮做鞋,倒還真有可能被他們搞起來。”
朱標瞧了瞧李善長,又瞧了瞧劉伯溫。
這兩個老家夥是在裝傻是吧?
朱標黑著臉道:“養鼉龍取皮做鞋的工坊能不能做起來不好說,江南有能為百姓考慮的官員也算是一大幸事,但是李輝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或者說,博野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彆忘了,這個李輝是寧陽縣學出來的。”
“除了故意折騰人的事兒以外,其他那些沒好處的事情,他們會乾?”
“更何況這還是幫著其他州縣想辦法辦工坊。”
被朱標這麼一說,李善長和劉伯溫頓時也有些遲疑。
要是換成其他人這麼乾,李善長和劉伯溫隻會以為這人是個急公好義的熱心腸,在自己利益不受損的情況下替同僚出個主意,倒也說得過去。
但是寧陽縣出身的那些個知縣……
不能說跟他楊癲瘋一模一樣,也隻能說是大差不差。
都是些無利不起早的貨色。
損人利己的事情他們肯定會乾,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也會乾。
但是損己利人,哪怕不損己就能利人的事情,他們是絕對不會去碰的。
當然,這裡的“己”並不僅僅隻是指他們自身,而是包括他們治下的百姓。
李善長試探著說道:“跟陽江要鼉龍?這也說不過去啊,且不說鼉龍能不能靠人工來養殖,就算能,他博野的情況也未必能養鼉龍吧?”
劉伯溫直接搖了搖頭,“博野那裡肯定是養不了鼉龍的,否則的話,駙馬爺早就在登州或者寧陽縣那裡大養特養,甚至早就已經搞出了寧陽鼉龍皮鞋,又怎麼會輪得到他們?”
朱標乾脆在桌子上翻找出來,直到翻出了李輝的奏本之後才長歎一聲道:“孤今天才知道,原來各州縣在押的案犯也能協調。”
協調?
李善長和劉伯溫微微一怔,傻傻的望向朱標。
朱標滿臉無奈的說道:“瞧瞧這份陽江知縣的奏本,說是陽江縣在押犯人眾多,請求調撥一部分去博野。”
“他娘的,這些個混賬真是瘋了,什麼東西都敢協調!”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