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流程差不多就是老夫先替他楊癲瘋做幾年內閣首輔,等他把朝堂和地方都摸熟悉了之後,老夫再徹底退休,讓他楊癲瘋來接手內閣。
現在你劉伯溫竟然也盯上了楊癲瘋,妄想把他弄去禦史台禦門?
大傻劉,你在想屁吃!
李善長直接黑著臉說道:“與其惦記駙馬爺,你倒不如先惦記著登州大堂和寧陽縣學的那些個生員。”
劉伯溫同樣黑著臉,冷哼一聲道:“老夫何曾說過要讓駙馬爺來禦史台?”
就算老夫剛剛是這麼想的,現在也絕不會承認!
劉伯溫皮笑肉不笑的說道:“老夫想的是,駙馬爺久居北地,不知江南風土人情,恐怕也不太好。”
李善長微微一怔,問道:“你想讓駙馬爺來江南?”
劉伯溫直接點頭。
正所謂惡人還需惡人磨。
雖然已經定好了要把江南士紳們遷移到遼東,但是總不能把所有的士紳全都遷移乾淨吧?
倒不如讓他楊癲瘋來江南做官,把江南士紳放在他楊癲瘋的眼皮子底下。
看看到底是江南士紳們魔高一尺,還是他楊癲瘋道高一丈。
然而李善長卻微微搖頭,左右打量一眼後低聲說道:“青田兄,你覺得金陵適合做大明的京城麼?”
隨著李善長的話音落下,劉伯溫頓時睜大了眼睛,問道:“善長兄的意思是,遷都?”
李善長點了點頭,說道:“駙馬爺此前上過的那些奏本,尤其是關於登州榷場的奏本當中曾經提到過,各州縣根據自身情況來決定其定位。”
“偏重工坊的。”
“偏重耕種的。”
“偏重漁業和航海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有偏重商業的。”
李善長再次壓低聲音,說道:“金陵……不太適合做為都城。”
“隻不過,眼下咱們大明無論是朝堂還是地方,又或者是邊境,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都太多太多,上位暫時沒功夫考慮遷都之事罷了。”
“等再過上幾年,平定了胡元,捋清了朝堂和民間,遷都幾乎就是必然之事。”
“所謂的江南之地,到時候就會分成兩部分,沿海的偏重於海貿和商業、鹽場、漁業,靠內的偏重於耕種和工坊。”
“金陵既然不再是京城,再加上經過幾場大案,那些士紳們損失慘重甚至十不存一,駙馬爺來江南的意義何在?”
被李善長這麼一說,劉伯溫頓時也想起了之前看到過的幾份奏本。
楊癲瘋確實在奏本裡說過,要讓各個布政使司乃至於州縣,根據其自身的優勢條件來確定其定位。
根據這個說法,金陵也確實不太適合繼續做為京師。
首先就是無險可守。
其次就是曆朝曆代,凡定都於金陵者,大多都是小朝廷。
如果金陵不適合做為京師,那新的京師又該選在哪裡?
劉伯溫稍微琢磨一番,忽然伸手指了指北邊,低聲道:“北平?”
李善長直接點了點頭,說道:“老夫是這麼猜的,具體如何,卻還得看上位和殿下究竟如何決斷。”
劉伯溫長舒一口氣,說道:“原來如此。”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