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史台!”
“大理寺!”
“這回從禦史台和大理寺身上著手!”
楊少峰喜笑顏開的說道:“中書省都改製成內閣了,難道還能讓他禦史台和大理寺逍遙法外?”
錦兒無奈的歎息一聲。
請問,逍遙法外這個詞是這麼用的麼?
“反正原本的禦史台也沒什麼用處,頂多就是月底的時候拿為夫刷業績。”
“與其讓他們天天給老……老泰山和殿下還有為夫添堵,倒不如給他們找點兒正事去做。”
楊少峰端起小龍團吸溜一口,美滋滋的說道:“就按照工部的拆分思路來,讓他禦史台跟大理寺也進行拆分。”
“禦史台先拆出一部分來,不歸內閣也不歸任何人管,隻負責監察各級官員。”
“不對,不應該這麼說,應該是直接改變禦史台的結構,從原本的言官改成監察、審查、監督結構。”
“還不對,還是要拆分,一部分是剛剛說的這些,另外一部分得拆成都察院,專門針對地方上的案件進行處理,把審案的權力從地方官手裡拿走,交給大理寺的地方衙門。”
“……”
楊少峰越研究越嗨。
抄作業嘛。
有現成的作業不拿來抄,簡直都對不起國家通過學校補貼到自己的那些錢,更對不起他老人家的諄諄教誨。
最關鍵的是,這種拿禦史台和大理寺改製的玩法,牽扯到的可不僅僅隻是禦史台和大理寺。
朱重八那個老登,朱標那個小登,還有改製後的中書省,外加各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州府各衙門,大家夥兒誰都逃不開。
至於劉伯溫……這老匹夫不得掉上十斤八斤的頭發?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麼改下來,沒個一年半載的功夫,絕對不可能改完。”
楊少峰放下茶杯,一邊斟酌一邊說道:“想要說動嶽父大人進行禦史台和大理寺改製,恐怕比想象中要困難一些。”
略微頓了頓,楊少峰乾脆從躺椅上起身,說道:“為夫先去寫份奏本。”
……
正當楊少峰琢磨著寫一份禦史台改製奏本的時候,朱皇帝正蹲在寧陽縣的冶鐵工坊裡看稀奇。
幾個工匠圍在一個燒水的爐子旁邊,目光死死的盯著爐子上的水壺。
看著水壺蓋被蒸汽頂得一上一下,一個工匠忍不住撓了撓頭,說道:“你們有啥想法沒有?”
旁邊的工匠同樣撓頭。
自家大老爺異想天開,說讓自己這些人來看水壺,說是把水壺燒開水之後蒸汽頂蓋子的事兒給弄明白,就能做出不用人力也不用畜力的壓水機。
我滴個老天爺來,這能有啥想法?
咱們寧陽縣誰家還沒個爐子?
誰還沒見過水壺燒開時是個啥樣兒?
就是那熱氣頂著壺蓋一上一下。
既然是在壺蓋上麵裝個軸,再用齒輪連接到壓水機上,那又得是多大的壺才能帶得動壓水機?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