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其實也不太正常。
誰家縣城外道路兩側會種出那麼大的一片樹林,而且一直延伸到與府城道路的連接處?
李振明道:“按照大老爺的說法,城南通往兗州府的那條路屬於主乾道,預計最後的寬度是十丈,眼前隻修了兩丈,剩餘的八丈空地全部用來栽樹。”
“咱們腳下這條路,算是連接城西幾個村社到縣城的主路,所以預計最後的寬度是五丈,眼下也隻修了兩丈,空地拿來栽樹。”
“也就是說,每條路的兩側都留有大量的空地,隨時可以將道路擴寬。”
“而大老爺之所以要提前預留出這麼多的土地,則是為了以後要擴寬道路的時候,不用侵占百姓的農田。”
陳興祖再次點頭,卻又忍不住問道:“李兄對於寧陽縣的各項規劃,似乎很是熟悉?”
李振明的嘴角抽了抽,皮笑肉不笑的說道:“熟,當然很熟,而且陳兄你們以後也會很熟。”
陳興祖被李振明說得有些懵逼。
李振明的眼神中卻顯露出三分回憶,三分唏噓,三分感慨,還有一分痛苦。
那是我李某人的牛馬歲月啊……
李振明微微歎息一聲,慢慢解釋起來:“我等在縣學讀書時,每月都要抽出幾天的時間,到縣衙裡去做書吏。”
“而且這個月去的戶房,下個月可能就要去工房。”
“當初大老爺規劃這些道路,乃至於規劃鄉鎮的時候,我等就參與其中。”
“以後……陳兄等多半也要參與其中。”
說到這兒,李振明忽然又感覺以前的經曆似乎並沒有多麼痛苦。
因為不管再怎麼說,以前的寧陽縣終究比不過現在的寧陽縣,以前的政務雖然也堪稱繁雜,但是現在要頭疼的政務明顯更多。
陳興祖他們的遭遇,明顯要比我李某人當初經曆過的更為痛苦。
……
一路上說說笑笑大半天,李振明終於把陳興祖等一眾進士們帶到了劉廟村。
李振明找到劉廟村的社長劉三十二,開門見山的說道:“劉叔,這些都是小侄的同年,大老爺讓他們來村子裡住下,跟著咱們劉廟村的百姓同吃同住同耕種。”
“而且大老爺特意交待了,跟村子裡百姓吃一樣的飯食,不許特殊對待,你們吃什麼,他們就跟著吃什麼。”
“你們劉廟村留下二十個,行不?”
劉三十二眼前一亮,拉過李振明,小聲問道:“大老爺的意思,是讓那些大牲口都歇歇?那二十個有點兒少。”
李振明的臉色當即就黑成了鍋底一般。
“這些都是官兒!是官兒!不是牲口!”
李振明黑著臉道:“大老爺讓他們來村子裡,是讓他們跟我們當初一樣,幫著村子裡的各位叔伯們乾活兒。”
“說白了,大老爺是想讓他們知道耕種不易,盼著他們以後當官了不要去禍害百姓。”
“不是故意折騰他們。”
劉三十二頗為遺憾的咂吧咂吧嘴。
看起來,村子裡的那些大牲口還是不能歇。
嘖。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