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峰在心裡瘋狂吐槽,朱皇帝則是笑眯眯的說道:“再等上個半年左右,估計那些文官老爺家裡的子弟也該送來了。”
“等他們都出師之後,咱就再也不用為了人手而發愁。”
“江南的士紳老爺們?”
朱皇帝直接冷哼一聲,殺氣騰騰的說道:“他們不是總覺得大明離開他們不行麼?這回咱倒是想要看看,大明離了他們到底能不能行!”
楊少峰嗯了一聲,暗自斟酌一番後問道:“那工坊呢?”
朱皇帝微微一怔,問道:“什麼工坊?”
楊少峰道:“當然是那些士紳老爺們要開辦的工坊——如果士紳老爺們真的開辦工坊,老老實實的繳了商稅,老老實實的給人開了工錢,嶽父大人有什麼想法沒?”
朱皇帝頓時更加懵逼,問道:“什麼想法?隻要他們能老老實實的繳納商稅,老老實實的給百姓開了工錢,難道咱還能不允許他們開辦工坊?”
楊少峰嘿嘿乾笑兩聲,說道:“那工坊主的錢越來越多……”
朱皇帝嗯了一聲,正想說話,楊少峰又趕忙說道:“還有,剛剛小婿想了想,雖說十年之後,社學、縣學、府學都能培養出大量的生員,但是卻有一個更加棘手的問題。”
“畢竟生員再多,他們的學識也是他們自己的,沒辦法分給普通百姓。”
“而那些貪官汙吏之所以敢橫行鄉裡、欺壓百姓,大多數都是欺負百姓不識字,欺負百姓不知朝廷法令。”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恐怕不易。”
朱皇帝直接瞥了楊少峰一眼。
咱算是看明白了,這狗東西就是成心來給咱添堵的。
隻要他今天沒能氣到咱,他這一天就算是白過了!
朱皇帝心裡暗罵自家好女婿不當人子,臉上卻是絲毫沒有顯露出來,反而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的說道:“這個問題雖然麻煩了些,可是有現成的辦法可以照搬,又有什麼難的?”
再次伸手指了指劉廟村的方向,朱皇帝說道:“劉廟村現在得一百多戶人家了吧?”
楊少峰不明所以的點了點頭,朱皇帝又繼續說道:“一百來戶人家,好幾百口子人,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識得五百多個字,這不就是現成的經驗麼?”
“沒事兒,咱不急,大不了就一個縣一個縣的慢慢來。”
“當百姓們都識字了,申明亭才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
“那些狗官自然也就不敢再隨意糊弄百姓。”
……
就在朱皇帝和楊少峰翁婿倆互相添堵的時候,遠在京城的朱標正在跟李善長和劉伯溫研究著下一步的計劃。
“下一步,就是五品官及以上的官老爺們家中的子弟。”
“到時候看看一共有多少個,先可著寧陽縣安排,安排不下就送去登州府。”
“也不一定非得限於農場嘛。”
“彆人家的孩子能去修路,他們也一樣能去修路。”
李善長直接捋著胡須說道:“寧陽縣有那麼多的工坊,總有一個適合他們的去處。”
劉伯溫扭頭看了李善長一眼。
他家的孩子被弄去寧陽縣農場耕種,他就惦記著把彆人家的孩子弄去寧陽縣的工坊出力。
這老匹夫是越來越不做人了。
呸!
劉伯溫在心裡暗罵一聲,隨後也向著朱標拱手拜道:“臣,附議。”
朱標點了點頭,隨後卻拿起一份奏本,讓人遞給了李善長和劉伯溫。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