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一點兒都沒錯。
娶一個老婆,一年也就隻能生一個孩子,哪怕是年年生,一輩子也不過隻能生二十個左右。
但是娶一個老婆再納一個妾,這個數字就可以直接翻倍。
雖然丁口增長肯定不能這麼算,因為沒有誰家能一年生一個孩子,更不可能連續生上一輩子。
但是,多一個妾,就能多生一個孩子,這卻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
李善長和劉伯溫他們都屬於正經讀書人出身,但是他們讀的書都是被人注釋過後的典籍,腦子裡也儘是些“仁義道德”和“以德報怨”的廢料。
真要是算起來,老李老劉他們都屬於穀梁派餘孽。
楊少峰就不一樣了。
楊少峰讀的可是正兒八經的《掄語》,腦子裡除了“食色性也”,剩下的就是華夷之辯和以直報怨等理論,屬於是正兒八經的公羊派傳人。
仁義道德?
雖然楊少峰也有,但是不多,用在大明百姓身上還嫌不足,哪兒還有多餘的去分給藩邦蠻夷?
楊少峰咧著嘴笑了笑,向著朱標豎起大拇指,誇讚道:“殿下英明,臣就是這麼想的。”
“隻要今年多引入十萬藩女,明年就能多出十萬孩童。”
“甚至還有其他辦法。”
“比如多納一個藩女為妾,可以多分幾畝地。”
“中原的地不夠分了,草原和遼東那邊還有的是地可以分。”
“就算再不濟,讓魏國公和鄂國公他們想辦法也就是了。”
“總不至於為了幾畝地而犯愁。”
朱標直接點了點頭。
魏國公徐達和鄂國公常遇春都很能打,想搶幾塊土地回來耕種,根本就是灑灑水的小事。
唯一的問題就是從藩邦引入的藩女多了,還得另外想辦法將藩女們分散到大明各地,既不能讓她們太過於分散,同時還不能讓她們太過於集中。
算了,這種事情還是讓韓國公和誠意侯他們去頭疼吧。
孤隻是一個小小的太子,思考不了這麼複雜的問題。
楊少峰又繼續說道:“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更為快速的辦法。”
朱標微微一怔,問道:“還有更快的?”
楊少峰嗯了一聲,說道:“殿下可還記得,朝廷在去年頒布了一條禁令,規定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國,許與中國人家結婚姻,不許與本類自相嫁娶,違者男女兩家抄沒,入官為奴婢。”
朱標直接點了點頭。
這條禁令跟洪武元年“禁服、胡語、胡姓名”的禁令屬於配套措施,是為了讓色目人和蒙古人都能儘快的融入大明。
但是,這條禁令跟更加快速的增長丁口有什麼關係?
朱標微微皺眉,隻是略一琢磨,便驚叫一聲道:“苗、彝、侗、瑤!”
“姐夫是盯上了他們!”
“如果謀劃得當,就連改土歸流也能一塊兒給辦了!”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