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一個工坊用五百人,寧陽縣所需要的工人數量也不過是五千多,最多最多不會超過一萬。
登州府的情況比之寧陽縣稍微複雜一些,但是登州府的工坊數量也並沒有比寧陽縣多多少,需要的工人數量就算比寧陽縣多,其實也多得有限。
那麼問題來了。
寧陽縣的總丁口數量已經快有五萬之數,登州府更是足有十四萬多,而且其中都是以青壯為主,寧陽縣和登州府應該是不缺人才對。
偏偏他楊癲瘋又天天喊著缺人,甚至周敬心那個混賬東西還寫奏本說寧陽縣缺少女工。
這就讓人很是迷惑了。
朱皇帝笑著點了點頭,應道:“也好,善長先生既然想去看看,那就去,青田先生暫且留在京城,回頭等善長先生回來之後,青田兄再去,如何?”
……
為了保證自己所看到的東西,不是某個不可言說的駙馬爺故意讓人看的,李善長特意選擇了走海路,從京師一路北上到即墨,再從即墨走陸路到萊陽,然後經過棲霞,一路北上到蓬萊。
隻是還沒等李善長到達萊陽,隻是剛剛踏入登州府的地界,就已經能明顯感覺出登州府和萊州府的不同。
萊州府這邊的即墨縣在修路,但是修的是從即墨到平度州的官道。
登州府這邊的萊陽縣也在修路,修的卻是從各個村子通往萊陽縣城的路。
更加明顯的不同,是萊陽縣通往即墨縣的路。
一條丈餘寬的水泥路,在兩縣交界處戛然而止。
萊陽方向的路已經修好,即墨方向的路還沒有動工。
當李善長親自踏上萊陽縣境內的水泥路後,水泥路所特有的堅硬、結實、平穩的感覺從腳下傳來,頓時就讓李善長瞪大了眼睛。
被李善長一塊兒帶來的幾個戶部、工部等諸多部、院、監、寺的官老爺們也都一臉懵逼的望向腳下的水泥路。
縣與縣之間,修丈餘寬的路,這是一種什麼樣兒的操作?
這他娘的就是有毛病啊!
縣與縣之間修丈餘寬的水泥路,需要多少水泥、石子、石灰就不說了,需要占用多少人力也不提了,就說你楊癲瘋在道路兩旁預留出來的那兩片空地,都他娘的看得人心疼!
李善長扭頭看了眾多的官老爺們一眼,再低頭瞧一瞧腳下的水泥路,心裡竟有一種想要吐槽卻又不知道該從何吐起的彆扭感。
他娘的,看這群官老爺臉上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心裡多少有些不爽。
問題是你們為什麼不爽?
因為人家楊癲瘋修了路?
還是因為你們沒修出來這麼好的路?
還有那狗入的楊癲瘋,也確實不是個東西,寧肯讓人去修下麵村社到縣城的小路,都不肯把人手讓出來給彆的州府用一用,簡直就是一點兒同僚情麵都不講。
李善長一邊在心裡瘋狂吐槽,又一邊望向道路兩邊的樹林。
道路寬一丈,道路兩邊各自隔出一丈多的距離,然後就是沿途的樹林,樹林的後麵根本看不到,不過想來應該是農田。
所以,這麼搞的好處是什麼?
楊癲瘋的深層用意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