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三個布政使去競爭,那可就多少有點兒扯蛋的意思了。
且不說朝廷原本就有四格八法考,也算是變相的讓各級官老爺們都處於競爭狀態。
額外再給他們加一個農場開拓的競爭,根本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最關鍵的是,遼東的情況相對要複雜很多。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遼寧一帶的礦藏資源豐富,但是農耕土地比黑龍江那邊就差了一些。
而黑龍江那邊又有一個油田。
雖然以大明的實力還不足以開采,但是隻要勘探出有這麼一個油田,就能夠決定黑龍江在大明朝堂上的江湖地位。
一想到黑龍江的油田,楊少峰的思路又直接跑到了山東布政使司和西域。
山東有油田。
西域那邊也有油田。
唯一比較麻煩的地方就在於開采難度比較大。
遠不如直接出門去搶來得更方便。
而一想到出門去搶油,楊少峰的思路又開始跑回到遼東的幾個港口。
天然的不凍港,這他喵的不就是北海艦隊最好的基地?
問題是北海艦隊現在連個雛形都還沒有,必須得等著登州造船廠製造出更多的戰船。
而想讓登州造船廠製造出更多的戰船,就需要大量的優質木材。
遼東最不缺的就是優質木材。
但是遼東缺人,缺少能砍伐這些樹木的工人。
然後,問題就再一次回到了最初的原點。
缺人。
楊少峰越想越頭疼,忍不住就黑著臉說道:“要不然還是平均一點兒算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標微微一怔,望著楊少峰問道:“什麼平均一點兒?”
楊少峰道:“七千多萬人,直接平均到每個縣七萬人。”
朱標和李善長差點兒被楊少峰的這番“暴論”給氣笑。
咋的,大明朝的老百姓是磚頭,哪裡需要哪裡搬?
難道說你寧陽縣有四萬人,江寧縣有十萬人,就得從江寧往寧陽遷移三萬人?
這種馬叉蟲到極點的操作,完全就是奔著天下大亂去的吧!
楊少峰當然也知道自己的提議不靠譜。
自古以來,官府大規模的強製遷移百姓都是取亂之道。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儘量給出優厚的條件,吸引百姓自然遷移。
然後問題又來了。
哪怕是百姓自願遷移,幾萬、十萬幾的規模,和幾千萬規模的遷移,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涉及到遷移和遷入的州縣,頂多也就是涉及到沿途州縣。
而幾千萬規模的遷移,牽扯到的是整個大明。
從朝堂到布政使司,再到各個府、州、縣乃至於村社,幾乎方方麵麵都會被涉及到。
誰都不知道這種規模的遷移會惹出多少亂子。
也沒人敢去嘗試這種規模的遷移會造成多大的動蕩。
想到這裡,楊少峰又忍不住歎息一聲,說道:“還是得靠蒸汽機來解決問題。”
隨著楊少峰的話音落下,朱標和李善長頓時眼前一亮。
能解決?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