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說大明的官老爺們壞,但是你絕不能說官老爺們菜。
當李善長提出了拿工錢引誘百姓去遼東做工的方案之後,在場的戶部、工部、交通部、兵部、刑部、禮部、吏部等一大堆左侍郎就玩起了現場辦公。
換個說法就是現場互懟。
“國庫現在最多能擠出一百萬貫。”
戶部左侍郎率先開口,“按照上位所定的,一個人一天六十文工錢來算,這一百萬貫也隻夠四萬多人一年的工錢。”
“也就是說,第一批去遼東的人手絕不能超過五萬,否則的話,國庫給不起他們的工錢。”
戶部左侍郎的話音一落下,胡惟庸就先急了。
五萬人?
這他娘的不是在開玩笑麼。
老夫又是認慫又是賣慘的,結果你跟老夫說隻有五萬人?
工部右侍郎直接翻了個白眼,陰陽怪氣的說道:“一百萬貫?五萬人?你這是打……打算糊弄誰呢?”
“五萬人你擱寧陽縣算是多的,可是擱在遼東,五萬人又能翻出多大的浪花?”
“你可彆忘了,遼東那裡要修路,開墾屯,要開礦,哪裡哪裡都要用人。”
“再說了,想掙錢的又何止是五萬人?”
“再多擠點兒,好歹你湊個整,湊個十萬人,也像是那麼回事兒。”
戶部左侍郎斜眼看著工部右侍郎。
老夫聽說過四舍五入。
但是你這從四萬多直接湊整到十萬。
合著你學的是由四入十湊整法?
兵部左侍郎敲了敲桌子,黑著臉道:“你們是不是忘了驛站的事兒?”
“本官就說一點,不管你們是修路還是乾什麼,驛站才是第一位的!”
“人可以晚到,人也可以少,但是驛站必須先修好!”
交通部左侍郎直接翻了個白眼,冷哼一聲道:“路沒修好,航線沒弄明白,人手沒有,你讓他們拿頭去給你修驛站?”
工部右侍郎同樣冷笑一聲道:“先修驛站也行,你們兵部把材料和人手都準備好,工部保證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戶部左侍郎敲敲桌子,沉聲道:“你們先彆吵。”
“本官剛剛說的是今年,今年,懂?”
“這眼看著都已經十月底,再有不到兩個月就要過年,國庫能擠出一百萬貫,已經實屬不易。”
“等明年的矮矬子賠款到位,彆說五萬人,就算五十萬人,國庫也能兜得住。”
刑部左侍郎跟著湊熱鬨:“你們是不是應該先想一想,這五萬人該怎麼安排,才能讓他們不生事端?”
禮部左侍郎同樣皺眉:“上位和李相好不容易從矮矬子的賠款裡擠出一部分錢,用來給大明百姓掃盲,這忽然抽調好幾萬人去遼東,那他們的掃盲怎麼辦?”
“明年,真要是有人拖家帶口的去遼東落籍,就意味著明年要給他們修學校,修學校就得安排教諭和先生。”
“你們吏部有那麼多的人手麼?”
吏部左侍郎瞪大眼睛,滿臉的懷疑人生:“洪武六年的三百個新科進士全被弄去遼東,現在還要找吏部要人?咋的,你們當吏部是百寶囊,隨時隨地都能掏出人來?”
“老夫今天把話給你們撂這兒,彆說今年一個人沒有,就是明年也一樣一個人沒有。”
“未來三年內,都一個人沒有。”
“想從吏部要人,最快也得洪武十年以後再說。”
胡惟庸的臉色頓時更黑。
吏部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