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新鮮出爐的漠北行軍大總管,李善長所麵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時候進軍漠北。
“直接去。”
常遇春最先發表意見:“不帶糧草,不要補給。”
“現在就殺過去,胡元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
李文忠表示反對:“這時候殺過去,未免太早了些。”
“尤其是漠北,其苦寒程度比遼東更甚。”
“一旦遭遇白災,將士們極有可能會被凍傷乃至凍死,從而大量減員。”
“應該等到快開春的時候再去。”
常遇春繼續堅持:“白災算個屁?”
“要吃的,咱們有寧陽的壓縮乾糧和肉乾。”
“要穿的,咱們有的是棉衣。”
“前期就糧於敵,就衣於敵,趁著天寒地凍多殺他們的牛羊,多搶他們的衣襖,後期靠咱們自帶的壓縮乾糧和肉乾頂上去。”
“咱們不好過,韃子們更不好過。”
說到這兒,常遇春忽然將目光投向了李明臣,“你小子在漠北的時候,也沒少這麼乾吧?”
李明臣嘿嘿乾笑兩聲,說道:“其實也沒乾幾回。”
“就是一開始的時候搶了幾個小部落,後來又帶著那些小部落搶過幾次大部落。”
“再後來,那些大大小小的部落就都老實了。”
“……”
藍玉跟著附和起來:“我覺得吧,姐夫說得對。”
“咱們現在就殺進漠北,一是能禍害韃子的冬儲,再就是破壞韃子的春耕。”
“等於是毀掉韃子的根基。”
“就算有些傷亡,應該也能接受。”
“……”
聽著四個殺胚不斷討論怎麼趁天寒地凍的時候去禍害漠北,李善長忍不住伸手撓了撓後腦勺。
這對勁嗎?
這不對勁啊。
曆朝曆代,趁著開春之後、入秋時節殺去草原的案例有許多。
這才是正常人的操作。
輕易不會有人挑選年後最冷的時間進軍漠北。
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連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都害怕的“白災”,中原堂口的軍士們會更加不適應。
除此之外,補給也是一個大問題。
補給可不僅僅隻是糧草。
如果隻是涉及到吃喝,確實可以搞就糧於敵的手段。
關鍵是軍士們會有所傷亡,兵刃盔甲也會有所損耗,這些方麵也同樣需要補給。
補給,指的是補充軍士傷亡以及給養。
李善長越想越頭疼,忽然將目光投向楊少峰,問道:“駙馬爺,你怎麼說?”
楊少峰反手指向自己,“我?”
李善長嗬的冷笑一聲道:“不是你是誰?這事兒本來就是你弄出來的。”
要不是你楊癲瘋忽然想起來要封狼居胥,黑芝麻湯圓會跑來遼東?
黑芝麻湯圓不來遼東,上位會抓我李善長來做這個什麼漠北行軍大總管?會把他們四個殺胚都派過來?
正當李善長暗自吐槽時,楊少峰卻是嗬地笑了一聲,說道:“陛下說的是李相臨機決斷,自行決定出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