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峰一臉懵逼地看著李善長和胡惟庸。
讓琉球和緬甸給大明提供桐油?
讓棒子多弄點兒新羅婢和造船用的木材?
讓猴子多弄點兒香蕉和大米?
讓矮矬子多弄點兒黃金白銀?
不是。
這踏馬是誰教你倆的?
你倆是不是背著本官去找鷹醬進修了?
李善長理直氣壯地說道:“難道不應該麼?”
“為大明分憂,原本就是這些藩國之責。”
“更何況,登州榷場那邊也一直在這麼乾。”
說到這兒,李善長忽然話鋒一轉:“但是!”
“登州榷場在做這事兒的時候沒有一個完整的規劃,基本上是哪個藩國產什麼就要什麼,平白浪費了許多資源。”
比如說蘇木。
這玩意兒動不動就是幾萬斤砸過來。
雖說榷場給的價足夠低。
但是因為用途並不像八角、白芷那樣兒既能入藥又能做香料,幾萬斤的蘇木很容易就會造成庫存積壓。
再比如說桐油。
理論上來說,既然大理能產桐油,那麼緬甸、暹羅、高棉一帶應該也能產桐油。
登州榷場也絕對能把緬甸、暹羅等藩國產的桐油壓到一個極低的價格。
相比之下,大理的桐油價格就會顯得比較高。
那麼問題來了。
買大理的桐油吧,要多花錢。
不買大理的桐油吧,就會影響當地百姓。
甚至還有可能出現緬甸、暹羅等藩國桐油跑去大理轉一圈,搖身一變成為大理桐油的破事兒。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裡有一句話,叫做:聚沙成塔。
這些亂七八糟的小問題雖然都不怎麼起眼,可是全堆到一塊兒,爆發出來的問題也絕對不會小,牽扯到的官老爺們也絕對不會少。
他楊癲瘋當然可以站在乾岸上看笑話。
最後頭疼的卻是內閣和諸部!
李善長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這個事兒,還得從登州榷場那邊抽調幾個管事過來,讓他們跟各部的官老爺們好好說道說道,看看怎麼弄個具體的規劃出來。”
隨著李善長的話音落下,楊少峰整個人都不知道該從哪兒開始吐槽了。
榷場管事,跟各部的官老爺們好好說道說道?
好家夥,頂了天兒也不過是從七品的榷場管事,跟一群正三品的侍郎老爺坐一塊兒弄規劃?
嘖嘖。
都不應該該說是榷場管事出息了,還是該說侍郎老爺們太拉。
正當楊少峰在心裡瘋狂吐槽時,李善長又捋著胡須笑了笑,試探著問道:“那個……老夫聽說,你讓人找各藩要了三十多萬勞工?還說都是給遼東安排的?”
隨著李善長的話音落下,楊少峰頓時心生警惕。
咋的,這老匹夫真就惦記上所有的勞工了?
那哪兒行啊,要是全都給了遼東,登州府的各種工程豈不是要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