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是不高,但那可是嚴鴻雪在成聖前的集大成之作。
也是嚴鴻雪為自己有可能醒不過來所準備的遺書。
很多聖者單獨編寫經文,也不過隻是四品而已,所以嚴鴻雪對這本鎮獄經簡直是滿意極了。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嚴鴻雪自是要把這篇鎮獄經廣而傳之。
聖境之下的經文編寫尚且如此困難,到了聖品之上,更是難如登天。
每一篇聖道經文的編寫,都是不知多少位聖者,經曆過多少個小時代,前赴後繼,反複打磨,方才真正問世。
根本不是尋常修士想象中,一位聖者將其畢生的修行一彙總,就成為了一篇聖道經文。
那聖道經文未免也太不值錢了。
王道經文亦是同理,非一王可撰。
一篇真正的王道經文,至少要經過三代以上的高重天王者,曆經十萬年的打磨,才會向後人進行傳承。
否則經文根本就不夠清晰,不夠具體,更加不夠高瞻遠矚。
會大大降低修行者的上限。
與其修行這樣的草創、粗綱,不如直接修行古老時代早就已經打磨完整的經文篇章。
在大荒的古史中,曆來不少有生靈偷學禁法,隨後被整個聖地舉教追殺的故事出現。
法不輕傳,法不外泄,固然是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一點是,你幾年的功夫就把人家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的傳承給偷竊,換成誰能夠不生氣?
其實真正具有資格,單獨編寫完整經文的,唯有證道皇者。
皇者打破極境,走遍了全部的修行路,攀登上不為人知的巔峰。
隻有立身於這樣的高度上,才是真正的高屋建瓴,融會貫通。
但皇道實在是太過於高遠,傳承尤為不易。
皇道經文隻可以用道語進行書寫,看似可為萬物承載,實則萬物皆難承其重。
個中真意,必要有皇道意誌首肯,方可感悟。
這種情況也就導致了真正的皇道經文,不可能廣傳天下。
除非有哪尊皇者沒事閒的,將自己的經文全宇宙兜售,逢人便點化一番。
不過哪怕用膝蓋去想,也知道那種事情根本就不會發生。
所以真正有資格修行皇道經文的,就隻有皇者親近的子嗣,或是皇者指定的傳人。
即便這些初代傳承者得到皇道意誌準許,可以將自身所修的皇道經文轉授出去,其他的後代傳承者也無法學到真正的皇道經文,最好的情況下也是二手皇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