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火器的規模,數量,質量參差不齊,最後還是得短兵相接,明軍將士不但付出極大得傷亡,而且戰爭的勝負也很難保證。
而現在自己不但把明軍的裝備拉到了大明現階段工業水平的極限,同時還給每一個士兵都超額發出軍餉。
這次他秘密隨軍來此,其中有個原因就是想看看如今明軍在滿裝備、滿餉銀的情況下真實的戰鬥力。
“臣有幸去軍械製造局參觀過火炮的鑄造,王徵大人研發出來的那種動力機械,效率比以往強太多了,以往鑄造一門紅衣大炮,至少需要十日時間,現在五十門崇禎炮一個月就能鑄造出來,而且質量極高,百科學院的功勞不比一線的作戰部隊小。”
孫傳庭感慨道,他看向皇帝的目光也滿是敬佩。
不論是百科學院還是軍械製造局,皇帝砸下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和資金,這若是換成彆的皇帝,不一定會下如此本錢。
二人說話間。
察哈爾的八千身披盔甲的先鋒軍已經接踵而至。
在其後還有一支兩萬餘大軍的騎兵隊伍正在全力奔騰。
而闊沫兒和廓爾怒則率領麾下大軍,從兩翼開始進攻。
隨著秦良玉的軍令下達,在兩翼等待的車營開始動起來。
這兩支車營是孫承宗主導編練的,全營兵力六千六百六十二人,裝備偏廂車一百二十八輛、輜重車二百五十六輛。
每輛戰車由三匹戰馬牽引,車上有五名軍士操作三門小型虎蹲炮和數杆大口徑銃炮進行攻擊。
察哈爾中軍。
林丹汗看著前方戰場情況,整個人都被驚住。
“這怎麼可能?區區一年時間,明軍竟然有如此戰力?”
他驚呼出聲,對前方戰場的情況一時難以接受。
“大汗,撤兵吧,明軍的火器太犀利,兒郎們根本沒有衝陣的機會。
您看兩翼的闊沫兒和廓爾怒明軍的車營裝備的火炮和火銃,二位首領壓根無法靠近。”
蘇和目光看著戰場情況,越看越心驚,他已經萌生退意。
“報!大汗!劼乎的八千先鋒軍全軍覆沒!”
“什麼!”
林丹汗聽到哨騎的彙報,眼前一黑,身子搖晃一陣,差點跌落馬下。
“這不可能!開戰不過一刻鐘的時間,劼乎的八千先鋒軍可是裝備三層盔甲的精銳,怎麼會這麼快覆沒!”
林丹汗歇斯底裡的呼喊一聲,雙眼瞪的溜圓。
“是真的!大汗,劼乎帶人在衝鋒到明軍數百米外時,先是遭到密集的火炮轟擊,同時還有密集的火槍,劼乎還未衝到明軍陣前就中彈身死。”
哨騎急促的聲音解釋著,語氣中滿是驚恐。
任誰都沒想到,在一年前明軍兵無鬥誌,軍心渙散,僅僅一年的時間,就有如此強悍的戰力!
“撤!給闊沫兒,廓爾怒傳令!全軍速撤!派人給歸化城的烏獲傳令,放棄歸化城,速速率兵返回集寧!”
此時的林丹汗是真的怕了!明軍展現出來的實力,遠遠超出他的想象。
“報!”
“大汗!我軍左翼出現一支明軍騎兵,人數在接近三萬人!”
“報!”
“大汗!我軍右翼出現一支明軍,人數不詳!”
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林丹汗再次被兩個哨騎的軍情衝擊大腦。
“踏馬的!快撤回興和城!”
林丹汗說著,拉動韁繩,調轉馬頭,揮舞馬鞭抽打在馬屁股上,一氣嗬成。
西北方數裡外。
黃得功、曹文詔和秦翼明三兄弟,正帶著數萬大軍快速行進。
他們使用的戰馬雖然不是良駒,但是行進的速度也極快!
“老曹!你和白杆兵運動到興和城前,我帶人直衝林丹汗的中軍!”
黃得功策馬飛奔的時候,給曹文詔交代一句,直接帶著麾下第三軍從大部中分離。
第三軍是原來的虎賁軍,在黃得功吸收了不少暗衛通力司的力士後,人數維持在三萬人,整體戰力是明軍中的第一梯隊!
轟隆隆···
三萬人在草原上奔襲,很快黃得功就和林丹汗撤退的大軍相遇。
“火器準備!”
黃得功給傳令兵下達軍令後,令旗揮舞,第三軍的各中底層指揮官看到令旗,快速下達指令。
他們裝備的燧發槍有很大不同,槍管被縮短大半,槍把改成了握把,整體長度在成年人半截手臂一般,軍中稱之為手銃,有效射程在百米左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嗚嗚嗚···
隨著軍號聲響起。
三萬人在快速運動中組成數條‘一’字形的隊列。
啪啪啪···
在最前排的軍士率先開火。
一排彈丸眨眼間就落到林丹汗率領的中軍騎兵中。
隨著密集的慘叫聲響起,許多察哈爾的騎兵紛紛墜馬倒地。
林丹汗看到這一幕,目眥欲裂,卻無可奈何。
現在的情況是,後麵有明軍的車營在瘋狂追擊,時不時就是一陣密集的火炮落下,他根本不敢下令和明軍廝殺。
“大汗,不如和側翼的這股明軍殺上一場!”
脾氣暴躁的闊沫兒策馬追上林丹汗身旁出言。
“不可!後麵還有大量的明軍,咱們一旦被拖住,明軍形成包圍,咱們就得全死在這!壓住性子,告訴勇士們,全力衝回興和城,隻要到了興和,咱們據城而守,明軍遠離本土,後勤跟不上,自然就會撤走!”
闊沫兒聽著林丹汗的話,隻得暗自壓下心中的憤怒,帶人繼續策馬狂奔。
側翼方向。
黃得功命令手下士卒,開始輪番用手銃進行攻擊。
每隊射擊完畢後,直接橫向退開,下一隊裝填好彈丸的士兵立刻橫移,再度開槍。
這場追逐戰在持續三刻鐘後,興和城出現在眼前。
“報!大汗!興和城下發現大量明軍!”
興和城原本是明軍在大同外的一座軍事堡壘,後在永樂二十年,興和被蒙古攻破,後遷至宣化外改名為張北;
此後興和地區淪為蒙古勢力範圍,在這個時期的興和幾乎是一座棄城,平日裡隻有察哈爾部下轄的牧民會在此進行短暫的居住。
城外。
趙率教和馬爌帶領麾下第九騎兵軍兩萬五千騎兵已經嚴陣以待。
在他們另一側,則是第一軍和第二軍。
喜歡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請大家收藏:()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