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宮。
當鄭氏得知朝堂上通過自己代行太後大權後,整個人無比興奮。
“真是好極了!在這明宮困了四十六年,本宮終於等到這一日了!”
鄭氏拿著內閣票擬,眼中滿是對權力的欲望。
她在萬曆十年因姿色出眾,受冊為淑嬪,在萬曆皇帝在世時,通過一係列的謀劃最終成為貴妃;萬曆皇帝和大臣之間因為立太子進行國本之爭僵持多年,在這背後就有她的手筆。
“恭喜娘娘成功得償所願!”
一身勁裝的女子緩步出現在仁壽宮中。
“花翎,老妖婆之事,你做的不錯,這枚玉佩賞你了。”鄭氏說著,取下隨身攜帶的一枚精致的玉佩隨手丟給後者。
“卑職多謝娘娘。”
花翎拱手答謝後,緩步上前幾步,低聲道:“娘娘,王爺來話說朝中以袁可立為主的反對派實力很強,他希望您能以太後之權召開一次朝會,好安插咱們的人,為王爺登基做準備。”
“哦?洵兒要本宮如何做法?”
“娘娘,王爺請您秘密出宮麵談。”
鄭氏點點頭:“嗯,也好,如今本宮以有太後之權,在這宮中無懼任何人!”
···
城南。
在朱常洵經過數個時辰的等待後,終於看到了自己心心念念多年的母親。
“孩兒見過母後!”朱常洵看到來人,急忙起身跪在地上。
“洵兒,快起來,快讓娘看看。”
鄭氏一把將後者扶起,細細的看著福王的臉。
“洵兒,你也老了。”鄭氏說著,伸手在福王的臉上輕輕撫過。
“娘,孩兒已是不惑之年,再不老豈不成妖怪了。”
“娘,快坐下。”
朱常洵扶著後者坐在堂屋的主位上。
“娘,孩兒給您介紹,這位就是南京徐國公,如今朝中能有現在局勢,全靠國公出力。”
“臣徐弘基見過太妃娘娘。”
鄭氏打眼看著徐弘基,開口道:“國公免禮,此次你若能助我兒登上大位,以後大明的半壁江山就有你一份功勞,本宮可保你徐家昌盛不斷。”
徐弘基聞言趕忙拱手行禮:“多謝娘娘厚愛,臣必定全力為之。”
鄭氏點頭道:“你們叫本宮來所為何事?”
“母後,眼下朝中雖然勉強通過了您代行太後之權的票擬,但是朝中反對的聲音很大,而且他們實力很強。
我和徐國公商議後,覺得有必要以您的名義召開一次朝會,我們會借機在關鍵位置上用自己人取代袁可立一派。”
朱常洵說完後,徐弘基接著開口。
“娘娘,眼下皇帝雖未咽氣,但和死人已無區彆,他上位一年來還是提拔了不少乾臣,殿下若想順利登基,就必須把京城牢牢的握在手中,隻有如此才可保萬無一失。”
鄭氏聽著二人的勸告,沉思片刻後道:“洵兒,袁可立和孫承宗帶著內閣乾的不錯,收拾袁、孫二人的事由母後來,等你繼位後,若是還想用他們,可施下皇恩,他們也好儘心辦差。”
鄭氏說完後,滿是慈愛的看著福王繼續道:“娘今年六十多了,已經是老婆子,沒幾年活頭了,等你禦極天下後,一定要坐穩江山,娘在地下見了你父皇,也算有個交代。”
朱常洵聽到這話,頓時眼角濕潤起來。
···
第二日,隨著鄭太妃開朝會的諭旨下達。
文武百官早早的就來到皇極殿中。
不多時,鄭氏邁步出現在皇極殿上,她俯身坐在龍椅左側。
皇明祖訓有定,龍椅隻有皇帝一人才可落座,其餘者,不論何人一律不許僭越,即便她現在歸為太妃,也沒有資格坐上龍椅。
在接受完百官的恭賀後,鄭氏目光掃過朝堂。
“袁閣老和孫閣老怎麼沒來?”
王承恩在一旁回話道:“回娘娘的話,二位閣老身子不舒服,告假在家。”
鄭氏目光閃過一道精芒,她正愁沒理由呢,二人就給自己一個機會!
“袁可立、孫承宗身為內閣首輔和次輔,無故誤朝,責令二人在家閉門思過一月。”
鄭氏說完後,周順昌快速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