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中。
內閣和一眾核心大臣都滿是疑惑的在等候著。
就在剛才,皇帝差人來傳命,有大事商議,眾人這才匆匆趕來。
踏踏···
隨著外麵響起的腳步聲,李若璉親自帶著一隊錦衣衛緹騎抬著五口大箱子率先出現。
“諸位愛卿,都坐下。”朱由檢邁步出現,招呼眾人坐下。
“陛下,江南初定,眼下國事繁忙,不知陛下召我等所為何事?”袁可立看著地麵的五口大箱子,滿是疑惑的出言詢問。
“袁愛卿,你對永樂朝時的三寶船隊有多少了解?”
袁可立聞言後,皺眉道:“陛下,關於當年三寶船隊,一應檔案和資料早就遺失,至今保存下來的古籍中雖有記載,但大都是比較廣泛,具體情況根本無法查證,臣才疏學淺,對當年鄭和下西洋之事了解不多。”
朱由檢聽完後點頭道:“嗯,朕命人在文淵閣的藏書庫,皇史宬和翰林院和國子監的典籍廳中多方尋找,都沒有找到關於鄭和船隊的詳細檔案;
還記得半個月前在南京時,範愛卿破解的那份藏寶圖嗎?”
眾臣聽著朱由檢的話,目光紛紛看向錦衣衛大漢將軍護著的五口鏽跡斑斑的大鐵箱。
“現在朕可以告訴你們,那份藏寶圖背後的寶物,就是這五口大箱子,其中是關於當年鄭和船隊的核心檔案資料!”
“什麼?陛下,請容臣一觀!”
禮部尚書範景文聽完皇帝的話後,第一時間驚呼一聲,大步來到鐵箱旁。
在得到朱由檢的同意後,李若璉親自打開了大鐵箱。
“這···怎麼會如此?沒想到當年的朝堂也混亂至此!竟然逼的兵部郎中劉大夏把這些東西藏起來!”
範景文在看完劉大夏遺留下的羊皮紙後,滿是悲憤!
“我的天!這···這是天下寰宇圖?”
顧大章在第一口大箱子中摸出一份油紙包裹的厚厚冊子,展開後發現竟然是一張巨大的地圖!
“陛下,臣幼時曾在古籍上看到過相關記載,在永樂朝時,鄭三寶下西洋曾繪製出一份天下地圖,成祖賜名天下寰宇圖,此圖在宣德帝薨逝後就失去蹤跡,有多方傳言說此圖被放置在宣德帝的陪葬物品中,沒曾想今日竟然能在此處重現!”
魏大中看著展開的巨大地圖,眼中滿是震撼之色。
“諸位愛卿,根據我朝史官記載,當年土木之變,京城被韃靼圍困,朝野混亂,京畿地區人心惶惶,孫太後和於謙為組織京城百姓禦敵,曾拆除宮中許多宮殿,取磚石巨木修補城門,而宮中藏書的文淵閣就曾被拆卸過,許多永樂朝,宣德朝的史料和檔案典籍都多有遺失,現在看來,或許是有人從中作梗!”
朱由檢的話剛落下,在場的幾十個大臣瞬間驚住。
“陛下,永樂、宣德兩朝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不管當時有何秘辛,如今已不可考證,老臣尊請陛下不要再深究。”
李國普語氣滿是沉重的出言勸解,大明的曆史和其他王朝不同,傳國至今已有兩百六十一年,曆經戰亂和朝堂爭鬥,洪武朝,永樂朝和宣德朝的史料記載在經曆土木之變後,要麼遺失,要麼記載混亂,許多史料都無法考證。
彆說他們這些老臣,就是專門負責記錄的翰林院、詹事府和官方正式的史館都無法拿出具體的考證。
似乎洪武、永樂、宣德三朝的史料被人刻意抹去一般。
“嗯,朕知道,朕的意思不是深究過去,而是要諸位愛卿以此吸取教訓,國家的發展和文化傳承必須要有固定的保存地點,不能隻有朝廷和皇室單獨去記載,朕決議設立大明文化局,掛在禮部下,在全國各地建立書館,其中可容納我漢家曆史和各類書籍,即便以後再次發生戰亂或外敵入侵,有海量的書籍在,我漢家的文化和曆史也不會被輕易抹去。”
“我的天!陛下,這兒有對天下寰宇圖的解釋和記載!”朱由檢的話音剛落,就聽到袁化中震驚的呼喊聲。
群臣紛紛圍上前探頭查看。
“陛下請看!”袁化中拿著一本薄薄的冊子,大步走到朱由檢跟前。
“陛下,此圖繪製後,是三寶船隊的通事官費信做出的記錄!”
朱由檢低頭看去,已經陳舊發黃的冊子上記錄的文字並不長。
內容是:臣費信尊皇上之命特此記錄船隊七次航行後之天下近況和寰宇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