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門口。
朱由檢看著離去的鄭芝龍,目光深邃而明亮。
曆史上的鄭芝龍不是純粹的好人,當然也不是壞人,隻能說他是個實用主義者;
鄭芝龍以海盜發家,不管是在天啟年間劫掠大明沿海,亦或是後來替荷蘭人做事,都是以利益為主,雖然現在投靠了朝廷,那也不過是看到大明在自己手中重新煥發了生機;
甚至在原本的曆史中,鄭芝龍投降滿清後,被清廷軟禁於北京,最終被殺,走向實用主義的最終歸宿。
自己沒有問罪鄭芝龍的原因也很簡單,帝王之道是用人之道,在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人才能對國家更有利。
眼下的情況是大明在南洋地區的水師力量很難對抗眾多的海盜和各方勢力。
任用鄭芝龍不但可以盯住南洋海盜,還能借其強大的人脈讓南洋的諸多西洋人不敢擅動,核心目的是維持南越之糧順利入大明。
“陛下,陝西之事有結果了!”
燕客的身影匆匆出現。
“說說吧。”
“陛下,陝西之事整體是由疫病造成的百姓恐慌。
從去年陝西大範圍受災後,陝西各府縣,大多把受災的百姓集中在城池周邊,許多陝西的縣城規模並不大,當地縣衙便以城牆為主,向外擴散鑄造臨時居民點,這些居民點太過集中,百姓生活的汙穢無法及時排散,從而導致疫病四起;
根據臣的探查,陝西許多州府都出現了小規模的疫病,目前陝西疫病已經被遏製,特彆是醫官吳有性在紫陽縣的治療方法已經初見成效,許多百姓的症狀已經有緩解。”
“吳有性?”朱由檢忍不住念叨一句,腦海中出現一些資料。
吳有性,字又可,吳縣洞庭東山人,大明末年有名的醫學家,在原本的曆史中他將病理和治療方法總結成《溫疫論》,創立了傳染病學基礎;
被後世醫者尊為溫病學奠基人。
“好!給內閣傳旨,全力配合入陝醫官為百姓診治疫病,所需藥草若是在陝西尋不到,可由朝廷從全國調集。”
“另外,給張慎言傳旨,撥銀三百萬兩,用於改造陝西受災百姓的居住環境,告訴張慎言,受災百姓聚集在一起,要格外注意衛生整潔,所有人畜的排泄物不許隨意排放,派專人統一處置,另外朝廷派出巡視組,詳細調查今年陝西的受災情況!”
“臣尊旨!”
燕客說完後,再次摸出一封密信。
“陛下,遼東最新彙報,建奴之前放風進攻大淩城的消息為假,目的是為揪出咱們潛藏在遼東的人,目前已經被遼東暗衛化解;
最新情報上說,賊酋黃台吉起兵攻朝鮮,對外稱十萬大軍,兵分三路於五月二十七日出動。”
“嗬嗬,黃台吉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朱由檢聽完燕客的彙報後,冷笑一句。
他從得到黃台吉想發兵攻打大淩城的消息後,就心中生出殺意。
現在看來,建奴失去國內眾多漢奸的支持後,已經不敢輕易對大明動刀子了。
“大伴!傳旨內閣,速速來見朕。”
王承恩聽到皇帝的旨意後,招來禦前太監快速叫人。
三刻鐘後,袁可立、黃立極、李國普三人匆匆出現。
君臣之禮過後,三人看完暗衛的密報後,都有些驚異。
“陛下,朝鮮國小民弱,土地貧瘠,建奴此番出兵十萬,想來是欲亡朝鮮之國,我朝身為朝鮮宗主國,不可坐視不管。”
袁可立率先說出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