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章也出列勸諫。
“袁閣老,孫閣老,您二位乃國之柱石,在此關鍵之時為何不勸勸陛下?”站在四位閣臣後麵的楊漣忍不住小聲出言。
袁可立和孫承宗二人聞言後,對視一眼,滿是苦笑。
不是他倆不勸諫,而是皇帝早就提前和他倆通過氣了。
朱由檢聽著幾人的勸諫,轉身抓起天子劍緩緩抽出。
隨後一甩手,淩空拋出,天子劍在空中旋轉幾圈後穩穩的刺在地麵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劍身顫動著,發出嗡嗡之音。
“諸位愛卿,大明承襲國祚至今兩百六十二年,細數曆朝國祚至此,已是王朝末期,幾乎沒有哪朝能擺脫三百年國祚的定律,朕想問問你們,是忍受改革帶來的陣痛從上至下進行剔骨剮肉的痛苦,還是坐等大明朝覆滅,讓我漢家江山淪陷至異族之手?
諸位都是熟讀史書之人,宋史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嗎?
不進行徹底的改革,就要承受亡國滅族的危機,蒙元得國後,視我漢人百姓如豬狗牛羊般隨意踐踏打殺,此種駭人聽聞之事難道還要再華夏之地上再次重複嗎?
改革不是請客吃飯!改革是要用鐵和血告訴天下人,欲使國強,必有戟傷,欲震國威,必有劍鳴!”
朱由檢話音落下後,整個乾清宮陷入落針可聞的寂靜之中。
所有人都被皇帝的話給震住了。
大明朝發現至今,也出現過皇帝為主導的改革,例如孝宗朱佑樘“弘治中興”改革,神宗朱翊鈞時期張居正改革。
都是由皇帝為主導進行的從上至下的革新,但是這些都是以穩定國體,改革吏治或局部製度的革新,本質上對國家的影響不大。
“諸位同僚!國朝至今已到了深淵邊緣,陛下既然下定決心要改革,我等身為人臣,理當要支持,老夫代表內閣全力支持陛下革新國朝!”
沉默許久的朝堂,最終是袁可立邁步出現在百官前麵,高聲呼喊著。
“沒錯!我等輔臣既然麵對此等亂世,當助陛下成就強國大願,否則豈不是虛耗一生,荒度官位?”
孫承宗也邁步高呼著,下方的群臣看看二人,在看看皇帝。
“臣等遵吾皇令,願為吾皇赴湯蹈火。”
朱由檢看向跪下行禮的群臣,看向袁可立孫承宗的目光帶著喜色。
心中忍不住道,還好自己提前給他倆開過小會。
在君臣三人的商議中,自己唱紅臉,兩位閣臣唱白臉,現在看來,效果極好!
其實這也是他的無奈之舉。
自己雖為皇帝,但是也需要朝堂大臣的支持,畢竟國家大事的執行都需要這些人去完成。
而且在這個時代,朝堂上的這些官員,就是官僚地主的代表群體。
自己的一係列改革舉措,名義上是為重振國家,但實際上是動的以官僚士紳為代表的大地主集團的利益。
若是不搞定朝堂上這些人,不管不顧的強行推廣,到最後要麼鬨成萬曆朝時那種君臣離心的狀態,要麼便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陽奉陰違。
喜歡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請大家收藏:()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