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鄭芝龍的兩手準備!皇帝入閩!
“大哥,您說吧,此局何解?”洪旭開口打破沉默。
“誒,事已至此,我們當做兩手準備。
第一,各家從現在開始,秘密把一部分核心族人轉移出海,留下火種;
第二,告訴下麵的人,減緩南越之糧輸送天津的數量,若是朝堂上真有人想咱們死,就得掂量掂量;
第三,各家按照我剛才所說的,支持新政,讓陛下看到我們的態度。
總之,我們以海運糧線為籌碼,支持新政為由頭,既要皇上看到咱們的重要性,也要表現出咱們忠於朝廷的態度。
另外,從現在開始嚴格約束下麵的人,不需再惹是非!我給你們十日時間準備,十日後,我親自赴京在陛下跟前請罪!”
鄭芝龍的話音落下後,在場的人紛紛點頭讚成。
“好,大哥,我支持你的決定,不過若是你在京遭遇不測,我等兄弟定然不會再效命朝廷!”
鄭芝豹起身堅定的說出一句,在場的其他人紛紛出言表態。
“誒,暫時就這麼著吧,你們都去準備吧。”
眾人離去後,鄭芝龍臉上帶著些許凝重。
現在的大明朝和以前大不相同。
從萬曆朝後期,神宗皇帝荒廢朝政,直接影響了泰昌,天啟兩朝,再近十年的時間吏,中央朝政混亂,文官組成各種黨派相互攻訐,接著便是閹黨禍亂天下,再加上大明朝長時間的海禁令,沿海幾個省和南洋被三方夷人和倭寇,海賊海寇充斥。
而隨著中央朝堂轉回正軌,皇帝手握大權,開啟改革,麾下不但有能臣乾吏,還有精兵強將。
自己這些人如果不投靠朝廷,未來隻有被消滅一條路可走。
想到這,鄭芝龍長歎一聲,邁步向臬司衙門走去。
···
另一邊。
朱由檢在經過近十日的趕路,終於來到福建地界上。
在天啟朝時,從京城到福建路途遙遠,急行之下怎麼著也得十五日到二十日的時間。
現在經過朝廷組織的無數災民到處修補官道擴建新路,大範圍的縮短了路程時間。
“爺,前麵就是蒲城,咱們入城歇歇吧,您這些日子吃喝都在馬上,奴婢擔心您的身子。”方正化策馬來到朱由檢跟前小聲勸說。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看著前麵的縣城點頭道:“縣城先不急著進,我們在縣城周邊的農村查看一番,另外把咱們隨行帶的人都散出去,仔細探查民間的情況。”
“是!”方正化領命後,趕忙去安排。
因福建多山地丘陵,當地的鄉鎮和城池大多在山穀中。
朱由檢帶著方正化,李若漣幾人下了官道後,沒多久便來到鎮子外。
“仙洋鎮。”
“朕記得,仙洋周氏和徐氏都是大族,這兩家的後人從永樂朝至萬曆朝都誕生過許多優秀的官員,走,咱們去瞧瞧。”
朱由檢眯著眸子說著,邁步走入鎮中。
“彆搶!全部排好隊!誰在亂哄哄的往前擠,今天一碗粥都不會放!”
朱由檢剛走入鎮子邊緣,就看到一個占地麵積頗廣的義莊前正在煮粥放飯。
十幾個身著麻布衣衫的精壯漢子在嚷嚷著維持秩序。
“兄弟,給口吃的吧,我的娃子兩天都沒吃糧食了,你行行好,也給我一碗稀粥,救救這孩子吧···”
一個身材身弱的中年,臉色蒼白,渾身顫抖的背著一個孩子跪在一個穿青衫的義莊頭頭跟前哀求著。
“走開!昨日我就告訴過你,我徐家義莊隻接濟當地戶籍的人,你連個身份證明和路引都沒有,誰知道你是不是朝廷通緝的要犯?若是吃了我們的粥,染上乾係,這可不是小事!”
站在義莊大門前的漢子皺眉說著,一把將人推開。
周圍排隊領粥的百姓見狀低歎一聲,都沉默不語。
瘦弱的中年被漢子這麼一推,身子一個踉蹌,就要摔倒,隨後被一大手扶住。
“你這廝當真是不像話,不給吃的就罷了,為何動手動腳?”
說話的是李若漣,他看到中年被欺,看不下去,上前說話。
“你是哪裡來的鳥人?也敢教訓老子?沒事滾一邊去,彆影響老子放粥的心情!”
青衫漢子看著李若漣皺眉說著,語氣絲毫不客氣。
“你!”李若漣剛要發話,肩膀就被按住。
朱由檢邁步上前。
“看你這樣子,應是義莊的司事吧?這人即便無法證明身份,那也是我漢人百姓,你給他一碗粥又如何?”
司事又稱莊務總管,是大明朝民間義莊中負責日常運營,包括錢糧發放、田租征收、義塾管理等事務的人。
“呦嗬,今天真是奇了怪了!老子發個粥,接二連三的有臭蟲蹦出來惡心人!”
青衫漢子冷著臉回懟一句,就準備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