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堡。
作為明軍和建奴對峙的前線軍堡,在大戰開啟後,就成為前線戰場的指揮核心。
大明內閣次輔,兵部尚書孫承宗在此坐鎮。
軍堡周圍。
一隊隊軍容整齊,士氣昂揚的明軍正在陸續抵達。
城牆上。
“秦軍門,建奴在遼河上遊築壩儲水,人為製造出窪地,大軍從西寧堡渡河的方案已經失效。”
何可綱站在秦良玉身側,聲音帶著凝重。
秦良玉沒有說話,目光在手中的地圖上掃視著。
“閣老,您的意思呢?”
片刻後,她目光看向孫承宗詢問。
“貞素,昨夜何將軍對此事提出兩點建議,第一,遼東最近處於雨季,降水較大,西寧堡下遊的窪地已經形成,若是大軍穩妥推進,可等待半月,窪地上的水便會逐漸褪去,大軍在進攻;
第二,奪下東側的台安縣,沿著遼河套的邊緣丘陵地帶南下,大軍從平台山渡河。”
孫承宗說完後,捋著胡須補充道:“大軍等待半月時間,對後勤壓力太大,不合適,第二個方案有些冒險,平台山是遼河套的分界點,大軍從此渡河,風險很大,而且隨時可能遭受建奴的伏擊。”
秦良玉思索後沉聲道:“閣老,奪下台安縣不難,我看過平台山的地理資料,第一軍打頭陣,問題不大,第二個方案可行。”
“老夫也是這個意思,第一軍是在白杆兵的基礎上組建的,應對平台山這種規模小的山地戰場最為合適。”
“閣老放心,此戰末將親自率軍出戰。”
“嗯,注意安全。”
···
台安縣位於遼河套邊緣地帶,在萬曆朝以前,是明軍控製南控遼河,策應廣寧的邊防重鎮。
努爾哈赤占領遼東後,明軍在遼河以西借助地勢築起密集軍堡,台安縣便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城外。
隨著明軍哨騎的頻繁出現。
一個多時辰後。
秦良玉帶著大隊人馬抵達。
“報!城外二十裡未發現異常!”
“在探!”
秦良玉再次給哨騎下達命令後,拿出千裡眼,向台安縣城牆上看去。
此時的台安縣城牆上,除了插滿建奴的八色旗幟外,不見絲毫士兵防守。
“將軍,城頭上好像沒有敵軍。”
站在秦良玉身側的覃玉龍放下手中千裡眼,滿是疑惑。
“這是怎麼回事?我軍已兵臨城下,建奴竟然沒有絲毫動靜,當真是奇怪。”
“不可大意,建奴詭計多端,或許另有陰謀!命飛行兵出動,在天空查看城內情況。”
“是!”
很快,在後方大軍內,幾十隻熱氣球緩緩起飛,快速朝著台安縣移動。
“報!飛行兵傳來消息,城內極為安靜,未發現任何異常。”
“嗯?”
秦良玉聽到令旗兵的彙報,眉頭擰在一起。
思索片刻後,她扭頭道:“傳令胡明臣,調五門三零六式火炮點射城門。”
隨著軍令傳遞後方,第一軍火炮營參將胡明臣得到軍令後,快速執行。
在火炮陣地上,五門三零六式火炮長在校準角度後,拉動炮閂。
咚咚咚···
隨著低沉的炮聲呼嘯後,五道火光眨眼間砸在城門上炸開。
巨大的爆炸力直接將鐵質城門轟塌。
隨著煙塵逐漸散去。
城門打開的台安縣,出奇的安靜,沒有一個人出現,也沒有任何聲音。
“傳令裴康,派一支哨騎小隊入城探查!”
秦良玉再次下達軍令。
很快,一支十幾個人組成的哨騎小旗隊快速上前。
半個時辰後。
哨騎小旗官滿臉悲憤的快速歸來。
“軍門!城內的民房中全是屍體!”
“什麼?!”
秦良玉聽到這個消息後,極為震驚。
她腦海中瞬間聯想到一個詞:屠城!
建奴在遼東崛起初期,努爾哈赤為震懾遼東漢民,常挑選規模小的城池施行慘無人道的屠殺策略。
將城內百姓全部斬殺,掠奪走所有財物,同時散播某地漢民不尊女真號令,受到上天懲罰致全城百姓慘死。
“先鋒軍出動!入城搜尋百姓,若有活口,立即救下!”
秦良玉壓下心中的怒意,再次下達軍令。
隨著秦翼明率領三千先鋒軍衝入城內。
台安縣重入明軍控製。
半個時辰後。
當秦良玉踏入台安縣後。
先鋒軍已經開始收攏一具具百姓屍體。
“姑將,台安縣內共發現屍體八千四百五十三人,九成為男性屍體,所有百姓家中糧食,金銀細軟等財物全部消失。”
秦翼明聲音極為壓抑的上前解釋。
台安縣城池不大,在建奴的控製下,主要作為買賣遼河套產出的糧食中轉地,在萬曆朝時,城內百姓黃冊大概在兩萬六千人左右。
建奴常年刻意控製遼東漢民的數量,台安的百姓從兩萬多降至一萬四千人上下,現在城內多位男性屍體,這就意味著,建奴選擇棄守台安,同時對全城施行大屠殺。
“踏馬的!這些建奴當真是沒有人性!”
副總兵官覃玉龍在一旁怒罵著,眼中因憤怒而浮現出血絲。
“把所有屍體拉出城外集中火化,就地掩埋,立下冥碑記錄。”
秦良玉低聲說完,拉動戰馬韁繩,退出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