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日。
秦良玉再次率領大軍朝著平台山行軍。
平台山緊鄰遼河,是一座海拔十幾米的沙丘高地,因早年明軍在此鑄造平虜台烽火軍堡,得名平台山。
在建奴統治多年的現在,原本的平虜台早就消失不見,隻有高地上叢密的一片片林子。
“報!河對岸發現建奴蹤跡!”
在秦良玉率軍抵達目的地後,有哨騎趕回彙報情況。
“建奴有多少?”
“稟軍門,百餘人左右,看樣子是執行警戒任務!”
秦良玉聞言後,開口道:“告訴胡明臣!先用火炮把對岸的建奴滅了!”
不多時。
在大軍側翼行進的第一軍火炮營架設好火炮後,參將胡明臣親自出手計算火炮射擊角度和距離。
···
遼河對岸。
在此執行警戒任務的是東昌堡三等包衣阿哈朝鮮投降後招募的輔兵)士兵。
時至下午時分,這隊腦後掛著鼠尾辮的百餘士兵正圍著一口大鍋明目張膽的煮著魚湯。
縷縷熱氣隨風飄蕩著。
咚咚咚···
突兀間響起的火炮聲讓這些士兵猛然一驚。
當他們發現是河對岸打來的火炮時,已經沒有逃跑的機會。
幾發炮彈落地後炸響。
這支百餘人的士兵被炸死大半。
其中一些人運氣好,起身逃走。
大約三裡外。
東昌堡內的建奴兵已經聽到剛才河邊傳來的火炮聲響。
負責在此鎮守的蒙軍正藍旗牛錄額真巴達第一時間召集三百麾下蒙軍和一千漢軍。
在東昌堡城牆上,原本封閉的城垛口被打開,一門門黑黝黝的火炮口緩緩伸出。
緊接著,巴達命令手下哨騎出城探查消息,並給海州發去軍情警示。
···
遼河邊。
秦良玉已經命營工兵開始快速架設三座浮橋。
平台山附近的遼河是一節很短的急彎,水流湍急,土地鬆軟,但好在河道較窄,兩側還有許多林子。
第一軍隨軍營工兵用車弩掛著鐵鎖鏈,接連射擊在對岸的樹體上,隨後有士兵順著鐵鎖鏈攀爬至河對岸,固定鐵索。
經過將近一個時辰的忙碌。
一座簡易的鐵索橋被搭建起來。
營工兵一支百戶的軍士快速鋪設木板通過浮橋,剛要繼續搭設鐵索橋。
數裡外的東昌堡方向響起隆隆的火炮聲。
一枚枚碩大的實心彈在低空劃過一個弧度,猛然砸在剛鋪設好的浮橋周圍。
撲通,撲通···
咚···
嘎嘣!
密集的炮彈砸落水麵,泛起巨大的浪花。
不少炮彈擊中浮橋後,鐵索承受不住壓力,被攔腰折斷。
“踏馬的!這些建奴還成精了!敢在老子麵前玩炮!”
在側翼駐紮的胡明臣看到不遠處河麵上的浮橋被炸斷,瞬間急眼。
他是秦良玉麾下最為精通火器的專家。
曾在四川圍堵奢崇明時,憑借個人天賦改良三眼銃,提高射程達八十步,以火銃隊齊射殲滅叛賊一百多人。
後在第一軍擴建後,被秦良玉從四川調來,領第一軍炮營。
此時看到建奴使用火炮當著自己的麵擊毀營工兵好不容易架設的浮橋,等同於打他的臉。
“第二炮隊聽令!燃燒彈三發齊射!目標:七裡外敵軍堡!開火!”
咚咚咚···
火炮營第二炮隊裝備的五門三零二型野戰炮噴發出火光。
一枚枚炮彈在低空飛躍後,砸在河對岸東昌堡的城牆上炸開,瞬間形成一片火海。
“好!胡明臣這兩年的水平進步很大!”
秦良玉在千裡眼中看到東昌堡正麵己方的城牆燃起大火,
“告訴胡明臣!從現在開始營工兵架設的浮橋若是在被建奴毀壞,他可以回川歸養了!”
秦良玉沉聲說完,繼續招呼營工兵架橋。
···
在秦良玉率部在遼河邊和建奴守軍進行炮戰時。
同一時間。
遼河灣。
盧象升站在一艘一千料的鐵甲船艦首甲板上正在查看孫承宗的軍令。
“沈將軍,孫閣老傳來最新軍情,建奴在遼河上遊毀壩放水,在西寧堡下遊地區形成大麵積的窪地,中路軍已經改變行軍路線,我們無需入遼河進攻。”
奉命協助盧象升的沈廷揚聞言後,目光盯著地圖。
“盧將軍,若是我們不入遼河,或可考慮直接進攻蓋州,錦衣衛發來的情報說,蓋州海岸外的連雲島上僅有數百建奴駐守,若是我們突襲此地,占據連雲島,可以此為跳板,進攻蓋州。”
“連雲島?”盧象升說著,目光看向沈廷揚在地圖上指出的地點。
“對,連雲島是蓋州外海的一處小島,距離海岸線僅有七八裡的距離,我們裝備的火龍艦在這種淺灘水域最為適合,隻要建奴沿海防衛的那些小船露頭,都得沉海喂魚。”
火龍艦是造船局根據蒼山船改良而來,專門供明軍在陸地內河或者淺灘使用。
艦上裝備兩門三零二型火炮,五門改良後的虎蹲炮,還有許多畢懋康改進的連發火銃,火力不俗。
“好,若是能打下蓋州,就可截斷海州和複州,金州的聯係,就打蓋州!”
二人在議定作戰策略後,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