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當曹文詔聽完牛成虎的彙報後,神情有些凝重。
“牛將軍,當年廣寧大戰,我軍大敗,確實有許多遼東潰兵逃散,但此事過去十餘年,張鐵蹄的話有幾分可信度?”
“曹軍門,末將昨夜回營後專門尋幾個遼東軍內的老兵詢問過,天啟二年的廣寧大戰,因糧草軍需不濟致使兵敗,當時的北鎮周圍許多遼東軍被建奴擊潰後遁入巫閭山,後大戰結束,開始向遼河套地區滲透發展,這些年基本上成為遼河套地區地方豪強的打手;
張鐵蹄在十二年前,是原正安堡的百總,在建奴破襲黑山防線時被擊潰,後來輾轉成為遼河套鹽商的護院隊長。”
曹文詔聽著牛成虎的解釋,目光看向堂外,在那裡站著幾名年紀較長的遼東軍士卒。
“牛將軍,此事關係重大,需呈報孫閣老定奪,這樣吧,你接著整頓難民隊伍,我親自回一趟錦州,把此事向孫閣老彙報。”
“好,辛苦曹軍門跑一趟。”
牛成虎說著,起身行軍禮。
曹文詔點頭示意後,轉身帶著幾名遼東軍士卒離去。
牛成虎看著離去的曹文詔,眼中出現些許同情。
他原本也是地方衛所軍戶,成年後,父母病逝,因吃不起飯,曾加入陝西地方綠林混跡過幾年,機緣巧合之中遇到孫傳庭在陝西募兵,加入軍隊後,人生才算重回正軌。
在對張鐵蹄的過往了解後,他覺得此人並非十惡不赦之徒,反而和當年的自己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
錦州。
總兵衙署。
這幾日朱由檢因為難民潮問題,頭疼不已。
“陛下,這是曹文詔在十三山驛處置的難民策略,目前已經清除豪強士紳,流氓土匪上萬人,編冊百姓戶籍累計六萬八千餘人,其中挑選青壯一萬三千人組建臨時屯墾營,專門負責重現修建十三山驛站至鎮夷堡的官道路線。”
孫承宗說著,把曹文詔最近兩日率軍執行的難民具體策略彙報書放在桌麵上。
“嗯,曹文詔做的還不錯,十三山驛站難民中轉問題不大,朕現在頭疼的是黑山一線。
昨日鎮遠堡參將李武彙報,河套難民一日間便湧來二十餘萬人,難民臨時營地已經安置到西平堡沿線,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孫承宗蒼老的臉上滿是思索,剛要開口,李若漣匆匆來報。
“陛下,曹軍門回來了!”
“讓他進來!”
朱由檢招呼一聲後,在外麵候著的筆挺人影邁步走來。
“臣見過吾皇!”
“曹愛卿,倉促回來可是遇到什麼麻煩?”朱由檢看著後者詢問。
“陛下,麻煩說不上,臣昨日以假糧倉設套,拿住一支三千多人的豪強隊伍,根據調查,為首者名為張鐵蹄,乃是天啟二年時,廣寧北鎮正安堡遼東軍百戶長,其部被建奴打散後,帶著麾下四十多個兄弟入巫閭山為匪,後來陸續收編許多潰兵,前些年朝廷嚴打,他帶人去遼河套地區投靠一個地方鹽商。”
朱由檢聽著曹文詔的解釋,皺眉道:“曹愛卿,你有何想法,儘管說。”
曹文詔遲疑片刻後道:“陛下,臣在難民隊伍中暗查過,這百萬難民經過建奴的多年壓迫,對官人信任度很低,我軍在雖對難民開展許多政策,但進展不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