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暹羅,金邊城。
宣撫司衙署大堂中。
秦良玉帶著一眾禁軍將領,正圍著暗衛打造出的緬甸全國沙盤地圖商議作戰事宜。
片刻後,燕客邁著大步從外麵走來。
“燕指揮,情況如何?”
秦良玉看到來人,開口詢問。
“預定計劃已經完成,果敢,木邦兩大土司已經出兵;大軍可以行動。”
天生冷麵的燕客說著,從懷中摸出一張羊皮圖,遞給秦良玉。
“這是緬軍駐防圖,可為大軍提供作戰參考。”
秦良玉接過後,打開羊皮圖,眉頭下意識的跳動數下。
“厲害!連這等軍國機密都能得到,老身佩服!”
秦良玉看完羊皮圖上標識出的詳細的資料,開口誇讚一句,燕客點點頭,彎腰坐在一側的木椅上,自顧自的喝著自帶的茶水。
“諸位!在緬暹邊境,緬甸邊軍有八萬六千人,分彆駐守在五大邊境軍城;
毛淡棉城,位於薩爾溫江入海口,控遏暹羅灣海陸要衝;
丹那沙林城,在克拉地峽東側,可阻斷來自暹羅陸路西進之道;
土瓦城位於德林達依海岸中段,是海防要塞兼礦石轉運中心;
緬暹陸路交界的三塔山口,是暹羅北上唯一陸路通道;
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南翼,還有一座渺彌亞城,其作用是拱衛仰光、阻擊暹羅水師溯江,兼備陸軍和海軍雙重作用。”
秦良玉快速說完緬甸邊境的軍事實力後,接著道:“按照我軍的軍隊戰鬥力評估法來看,緬軍的戰力要比暹羅軍強很多,可能接近我國原遼東軍的實力;
緬邊軍軍備主要以象兵主導的混合兵團:戰象配備鐵甲及背負弗朗機炮射程在兩百米至三百米,衝鋒時可突破密集方陣;象陣以藤甲兵護兩翼,火銃兵居後齊射,形成“象步銃”三重衝擊波;
其次為葡萄牙雇傭軍教導團訓導技術加持:在軍城內有緬軍從葡萄牙人手中購買來的重型加農炮,和葡製火繩槍;
在毛淡棉城內,有著密集的鑄炮工坊,我軍展開進攻後,須集火覆滅此城。”
一旁的曹文詔在秦良玉話音落下後,接過話開口道:“秦督,各位同袍,根據暗衛提供的詳細資料,緬軍防區散布密林,山地,礦場與河流;
需按照地形從全軍挑選出合適作戰的營級作戰單元,暫時組成混合軍為先鋒。”
曹文詔說完後,在場的一眾將領都小聲議論起來。
片刻後。
眾將相互商議後挑選出一支混合全軍各部不同的營級戰兵精銳部隊完成混合軍團,共計三萬人,由曹文詔為主將,盧象升為副將領軍開路。
三日後。
率先出動的是孫國楨的海軍艦隊。
大明海軍艦隊在南洋已經揚名數年。
當近百艘蒸汽鐵甲艦封鎖仰光、勃生河口,炮擊沿岸炮台時,緬軍才後知後覺得知是明軍展開了進攻。
很快,緬軍水師三百多艘戰船揚起風帆出現在安達曼海域。
兩個時辰後,明軍艦隊徹底封鎖緬甸所有出海口。
而安達曼海域上,則散落著無數木製戰船的殘骸。
···
三塔山口。
當曹文詔和盧象升在千裡眼中看到緬軍綿連起伏的木製營寨後,二人都忍不住咧嘴笑起來。
按照大明軍人的思路,但凡極為關鍵的山口,幾乎都要築起類似於山海關的牢固城關或關隘。
可緬軍用木頭打造的營寨,在他們眼中極為可笑。
隨著混合先鋒軍團火炮營的針擊火炮咆哮聲響起。
一枚枚燃燒彈呼嘯著在木製營寨中爆開,隨後起火。
這種燃燒彈是百科學院最新改良炮彈,威力要比地獄火燃燒彈低很多,但勝在製造難度大大降低。
呼呼···
隨著營寨在風中泛起大火。
內部的緬軍鬼哭狼嚎著陷入混亂。
半日後,火勢減弱,明軍火器部隊快速推進,用遠超曹文詔預估中的速度占據緬暹邊境的核心通道三塔山口。
第二日。
伴隨著海軍密集的火炮轟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