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171花生粕
凡是人,哪怕是傻子,他們都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為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或者公司給出一堆改進建議。
然而,建議好發表,但老板卻不會予以采用。
能做到老板的位置,他們傻嗎?他們不知道弊端嗎?
他們心裡都明白,甚至可以說非常明白痛點,然而老板和打工仔是兩個物種,兩者的利益訴求是不一致的。
打工仔想的是舒服一點、高興一點、工資高一點,老板想的是利潤高一點、高一點、再高一點!
有個姓王的老板說過,彆整天這捐點、那捐點,最大的慈善就是給打工人多發一點。
這個道理,當事人肯定懂,但發多一點能給自己什麼?位置?名聲?還是能給自己減稅?更關鍵是不缺工人啊,這個價都搶著進廠,有的是人乾!
唐植桐慶幸自己來到的是一個初始年代,慶幸自己沒有成為一個農民……
從星期二上班開始,唐植桐開始深入一線,與押運員訪談。
對此,唐植桐帶好本子、鋼筆,信心滿滿。信心來源在明年的工業長子某個鋼鐵企業,兩參一改三結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時風靡全國。
列車到站,唐植桐又是幫著卸貨、又是幫著拖車。
這一套忙活完,唐植桐又是遞煙,又是點煙,姿態可謂是非常之低,但說出訴求後,卻碰了壁。
“唐師傅,你把我們想成啥了?”這是語氣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