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師,能否幫幫我,救救她啊?”
一大早,福臨居士剛開工作室的門,就來了一對中年夫妻。
他神情急迫,但因扶著她,一起步履蹣跚地走進工作室。
男的滿臉憂慮,始終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女的。
女人看上去大約四十來歲,頭發蓬亂,眼神迷離。
她嘴角掛著一絲難以名狀的微笑,時而喃喃自語,時而突然放聲大笑,顯得有些瘋癲。
她衣衫不整,似乎已經很久沒有打理。
雙手無意識地擺動,時而緊握,時而鬆開,仿佛在抓住什麼看不見的東西。
在這個寂靜工作室裡,她的瘋癲顯得格外刺眼,讓人心生同情。
她丈夫,則用無儘的關愛和耐心守護著她。
“她看上去精神不太好,怎麼了?是不是受了什麼刺激?”
“是的,我們的兒子走了。”
男人聲音哽咽,透露出無法言喻的痛苦。
他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強忍著不讓淚水落下。
他的手卻緊緊握住妻子的手。
“是我,是我不好,是我讓兒子死的。”
女人說著大聲哭起來,並用雙手撕扯著頭發,男人趕緊上前抱住女人的頭,不停安慰。
過了好一會兒,女人情緒終於緩緩平息。
她身體不再顫抖,瘋癲的笑聲也逐漸轉為低聲抽泣。
她眼神開始聚焦,似乎要從混亂的思緒中掙紮出來,回歸現實。
男人輕輕地拍著她的背,用無聲的安慰陪伴著她。
室內氣氛也隨之變得沉重而寧靜。
“兒子是出意外死的,她受不了這刺激才這樣的。程老師,我想讓你幫幫我們,讓她恢複正常。”
“她魂魄不穩,神誌不清,需先解開心中疙瘩才行。”
“她心中的確有難解疙瘩,因為在兒子出事那天,他對兒子說了狠話,沒想到真應驗了,兒子真的出了事。於是,她不能原諒自己,覺得是自己烏鴉嘴才害了孩子。”
“哦,我明白了。”
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被稱作“烏鴉嘴”的現象,這些不經意間說出口的負麵話語,往往在不經意間應驗。
福臨居士一個深諳此道的人,曾多次提醒身邊人,要時刻注意自己言行,以免“烏鴉嘴”成真。
那個男人告訴福臨居士:
他們的兒子,在早晨吃飯時,興致勃勃地提出想要購買一輛摩托車。
作為母親,她自然擔心兒子安全,於是堅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