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這效果和我們之前預計的,好像有些不是很理想啊〞!距離會議正式開始已經過去了快30分鐘的時間。
然而在這30分鐘裡,總共有三位海軍軍官走上台,發表了自己對於部隊新裝備的幾種想法與意見。
同時也將自己琢磨出來的新方案,簡單表述了一遍。
結果卻並不如大家預料中的那般圓滿,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提出的新技術難度比較高,需要投入的資源與精力,已經超過了坐在底下的領導,能夠直接當場拍案決定的程度。
所以不是他們提供的想法沒有價值,隻是暫時無法給出準確的答複,後續大概率都會進行聯係的。
可問題在於,這會嚴重打擊大家接下來的興致,人的的情感社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如果大家都閉口不談,反倒你卻站起身提出了想法,就會顯得自己十分突兀,一些內心比較陰暗的人,甚至會因此而記恨在會議上,表現過於出彩的同僚。
對於這種情況領導們也知道,可那些研究所的專家,與兵工廠的技術員在沒有詳細了解之前,也不敢輕易下結論。
萬一事後證明此方案並不好,因此浪費了寶貴的科研經費,這事兒的責任算誰的?
領導們肯定攤不到,研究人員隻是按照命令做事,理應不會受到影響,所以板子最後隻能挨到在會議上,點頭答應下來的領導身上。
李寧也受到了這種影響,一直到中間休息之前,他都始終保持著學生聽課的模樣,沒有舉手發過一次言。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也是因為他從心底裡就不想說,包括海軍在內的所有部隊,真正缺的隻有一個東西,那就是“錢〞。
有錢了空軍表示:殲10戰鬥機給我來100架,殲11a也給我來100架,轟6d同樣給我來100架,剩下的錢全砸在培養人才,研究所進行的實驗,以及後續購買先進設備上。
海軍表示:我無法快速提升戰鬥力,但我能買,大毛的海軍和造船能力還殘留著不少,找他們訂購幾艘大型驅逐艦,暫時應對一下情況,剩下的錢全砸到新技術的研發,船廠設備升級,培訓工人上。
陸軍老大哥也是複製上麵的套路,99式主戰坦克的造價太貴?沒關係,老子現在不缺錢,大範圍的生產將單價壓下去,牽引式火炮全換成自行火炮,牽引式高炮也換成自行高炮。
戰鬥力,機動性,信息化程度“嗖”的一下就提上來了。
原先的63式裝甲車全部淘汰,換成最新的86式,也不用對59式進行後續的升級改造了,有錢去生產製造第3代坦克,還費勁把力搞他乾什麼?
至於縮在角落裡的武警嗎?今年新生產的軍靴要嗎?
可軍費充足這4個字,從來沒有在兔子家的字典裡出現過,永遠都是軍費緊張,希望明年能夠多撥款一些。
而海陸空三軍中,要說最燒錢的部隊那自然是海軍了,並且他還是戰鬥中最危險,全軍覆沒最快的一個軍種。
可能一個地區型大國,強國花費了整整數十年的時間,精心打造的艦隊會在一個下午被打光,成為海底魚群們的棲息地。
空軍的生存能力相比之下還好許多,野戰機場或許比較難搞,可較為平整的水泥地總不至於沒有吧。
至於說它不適合作為起飛降落的跑道?真到了危急時刻,哪怕是f22,f117這種先進戰機也得降落到泥地裡。
畢竟選擇降落,是飛機有可能報廢,不降落是一定會報廢,即使是在愚蠢的人也知道怎麼選。
總而言之海軍講究的是技術至上,並且要求門檻極高,不是一兩個天才突然提起一個思路就能夠解決的,更多的是靠整體實力的提升。
這一點在後世已經給出了答案。
“李寧同誌,你不打算在今天的會議上說兩句嗎?”
中間休息時,李寧走到衛生間,一邊釋放著積攢快三個小時的生理需求,一邊與旁邊的研究員聊著天。
“你讓我這個陸軍的軍官,在海軍的未來發展會議上發言?你確定自己沒有說錯話嗎?〞
放完水後,李寧走到陽台邊上,一邊通過眺望遠處的樹木來舒展心神,一邊對剛剛說話的那人提出反問。
“咱倆都認識好幾年了,你的情況難道我不知道嗎?不過海軍發展的確實挺難,大型軍艦的數量太少了。
今年年初搞演習的時候,還從陸軍那裡借調了大量的坦克,自行火炮,牽引式火炮也弄了不少,搞出了個陸炮上艦。
我當時就在現場,看到海軍戰士們在運輸船的甲板上,固定火炮和坦克,以及在他們周圍堆起沙袋,我就感到一陣憋屈呀”!
“憋屈有用嗎?如果沒辦法提升海軍的戰鬥力,我們得一直憋屈下去”。
一名來衛生間抽煙的少將,滿臉怒氣的咬了一下煙頭,作為一名兔子家的軍人,可以很窮,可以很弱,但不能認輸。
然而現實情況並沒有因為精神的堅定發生改變,即使他們不顧一切的奮力追趕,與敵人之間的差距也沒有變小,甚至還隱隱有擴大的趨勢。
“海軍的戰鬥力無外乎來自於幾個重要的方麵,艦載雷達,船體設計,用於防空,反潛,反艦的各型導彈,以及動力來源。
我的建議是購買國外的先進軍艦,他們哪塊兒都是難啃的骨頭,需要我們造船業的整體提升,才能將他們都拿下。
另外購買的新型軍艦,我們肯定是能獲得一定的技術資料,既能解決我們現在的海防問題,又能加快研究的進程,可謂是兩全其美”。
一位來自於海軍的大校,加入到了幾人聊天的序列之中。
“說白了還不是差錢嗎?可惜我們現在缺就是錢,李寧,咱們這一些人中就你腦子最精明,能不能提供一些想法?
哪怕是比較天馬行空的那種也行,反正咱們隻是聊天,又不是真的立項進行研究,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那邊那個同誌,能把門先關一下嗎?”
最開始與李寧聊天的那位研究員,趕緊招呼人將廁所門關上,仿佛他們在聊什麼機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