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於自動裝彈機的要求,說高確實不低,但也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高。
正常開炮時,會有戰士在旁邊填裝炮彈和發射藥,並且因為承載他的載具是輕型卡車或越野車的緣故,本來就不需要太高的防禦性。
所以我們也不會過於為難,像什麼被炮彈擊中後,依舊能繼續使用等類似要求,是絕對不會添加的,這一點您老可以放100個心。
還有我要再次說明的是,這門120毫米迫擊炮不是臨時架設到卡車上的,而是完全固定上去的。
我們現在裝備製造水平也上來了,沒必要為了武器的通用性,輕便型,而放棄對更好性能的追求。
如果有誰的思想還沒有轉過來,那我在這裡隻能說一聲抱歉了,以後許多東西的研究開發,估計就會與你們無緣。
當然要是專門給空降部隊乾活的話,倒是能混上一口飯吃,畢竟他們是出了名的脆皮。
對了,我忘記提了一個新的要求,那就是對新型自行迫擊炮的自動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在這裡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炮長不需要從駕駛室中走出,僅通過駕駛室內部的控製器,便能調整位於後方車鬥內,火炮的俯仰角度與方向。
在沒有問題後,僅需要一名炮兵在車鬥內給自動裝彈機填充炮彈,便能對敵人進行火力打擊。
未來我們還要搞數據連接,不過鑒於現在還處於20世紀末,國內的科技水平不是很高,部隊的裝備更是以穩定性為主。
所以在21世紀到來之前的,這些武器裝備可以沒有這種功能,但進入21世紀5年之內,必須要將這套係統搞出來。
它也是我們陸軍炮兵未來的必備品,您現在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這個項目我們炮兵第207研究所有能力接下來”,得到李寧的回複後的老者,立刻舉手示意一旁的會議記錄人員過來,準備簽備忘錄。
“這……”
一位坐在前排的兵工廠年輕專家,剛想站起身反駁老者的話,可膝蓋才剛剛發力,雙手就被旁邊的兩人拽住。
起初他的臉色非常不好,要知道一個人從凳子上站起身時,身體的穩定性是非常差的,稍有不慎就會摔倒。
也就是屁股底下有個椅子,否則他此刻大概率會摔個大屁墩兒。
然而當他在椅子上坐穩後,這才發現原來拽住自己的雙手的,竟然是自家的兩位廠長。
“給老同誌一個麵子,沒看其他人都主動放棄了嗎?而且按照部隊的慣例,重要項目肯定會在會後,從我們之中選一個作為備用選項。
到那時才是我們真正發揮的時候,另外你才剛剛留學回來,之前說話的那位老者雖然不是什麼專家,可他教出來的學生,帶成才的徒弟一抓一大把。
咱們廠總共4個技術主任,其中有兩個與他有關係,一個是他40多歲時的徒弟,另一個則是他的徒孫”。
年輕專家還想說什麼,但環顧一下會議廳的四周,還是決定不當大家中的異類,有些不甘心的同意了領導作出的決定。
“接下來我會念到幾個研究所和裝備製造公司的名字,請你們在15分鐘之後,組織一批有能力拍板的領導,以及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前往2樓的3號會議室開會〞。
話音未落,李寧身後的投影屏上顯示的圖片再一次發生了變化,出現的是一個極其簡單的統計表格。
李寧按照順序挨個說了一遍後,對著台下的眾人敬了個軍禮,便先一步從後台通道離開會場。
如此絲滑且乾淨利落的動作,不由的讓人覺得他是不是提前排練過?
不過這種想法才剛剛升起,便被另一個問題所壓了過去,那就是為什麼要召集這些單位呢?
好在大家都是在軍工體係深耕數十年的老人,大概都能猜出是為什麼,不就是研究一些機密的東西,不能讓大家知道嗎?
這事兒在彆的單位或許並不常見,可與部隊有關聯的單位和企業,那此類事情簡直是不要太常見了。
甚至說如果沒有簽過保密協議,你都不配說是在軍工體係裡乾過活。
想明白了這些,剛才被點到名字的各大研究所與裝備製造公司,立刻組織人馬前往2樓。
這種會議彆說你們感不感興趣,有沒有想法?哪怕是所有人都忙飛了,也要派人過去報個到,在主持人點名時舉個手。
否則後續出現了什麼問題,責任必然有你的一份,誰來也不好使,誰來也沒有用。
誰叫開重要會議的時候你不到場?自己當初做的孽,隻能自己來償還。
哦,對了,剛才站起來準備爭奪120毫米自行迫擊炮項目的年輕研究員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