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們全部離開後,今天第2名登台的軍官便走了上去,此人的軍銜比李寧要高一點,是一位防生化出身的上校,不過在此間會議廳裡,不是誰的級彆高,誰就亮眼,一切都得是手底下見真章。
讓所有人失望的是,他並沒有如李寧那般高產,提交方案的質量也有所欠缺,但依舊比昨天海軍的表現要強不少。
這可讓海軍的眾多領導丟了一次大臉,據說因為此事,海軍的陳副司令員在當天晚上,氣的連口晚飯都沒吃。
然而後來又有傳言說確實有此事,但陳述的並不是很清楚,因為晚上快10點的時候,一位不知名的陸軍中校,給陳老送去了兩盤夜宵。
最後不知道為什麼,陳老還把夜宵都吃光了,不過此事的真實性至今依舊存疑,也沒有當事人出來說明真相。
“現在發到各位手中的是,我軍最新一代履帶式反坦克導彈發射車,zdf89的詳細資料,相信不少人都對這款裝備應該是早有耳聞了。
既然如此,在這裡我就不再做過多介紹了,大家就直奔主題吧。
相信各位應該知道,我軍目前坦克的研發速度並不快,就算是最新型的第3代坦克被生產製造出來,想要進行大規模生產難度也是很大的。
不僅僅是技術方麵,同時所需要的資金問題,對於軍方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所以我們希望換一種方式,用比坦克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來防禦未來可能麵對的的三代坦克集群。
而我們選擇的對象,便是反坦克導彈發射車,我現在可以保證的一點是,至少在未來10年之內,反坦克的主力軍都是他們,而不是二代和三代的主戰坦克”。
李寧的話音才落下,不少人都被陸軍這一決定,所驚訝的叫出聲來。
在傳統觀念之中,對付坦克的利器正常來說都是坦克,最典型的便是s2賽季時期的坦克大戰。
成百上千輛,重達幾十噸重的鋼鐵巨獸在平原,山地之上相互博弈,相互衝鋒,如此讓人熱血沸騰的場麵,相信任何一個男人都不會厭惡。
但站在一個軍事專家的角度來看,坦克與坦克對打從來都不是最佳選項,戰爭不是熱血的遊戲,而是一場要以最低的代價,消滅最多敵人的屠殺。
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戰士們更願意召喚自家的空軍,海軍,又或者是遠程炮兵火力對敵方坦克進行攻擊,而不是開著坦克衝上去進行肉搏戰。
其實最好的選項是前兩,飛機對地的攻擊能力毋庸置疑,至於像遊戲中用坦克炮將飛行器打下來的場景,幾乎是不現實的。
而且飛機通常飛行的高度在上千米,打擊地麵目標,要麼用製導炸彈,要麼選擇發射火箭彈,誰會貼過去丟鐵炸彈呢?
經濟窮的快不行的大毛除外,他有點兒跌上三常的份兒了)
在現在這種自動武器滿地走的環境下,誰知道地麵上會不會有人,把幾百支自動步槍架起來,就等著有未想出風頭的飛行員上鉤呢?
並且駕駛飛機的飛行員,都是高學曆的人才,不是在大街上可以隨便抓一把去填線的大頭兵。
光這一個緣由,指揮官就絕對會禁止此種操作。大毛再次除外)
至於海軍就更不用說了,在重型火力這方麵,他們白從誕生之日起就從來沒怕過什麼。
幾十年前裝備的,那都是口徑達到恐怖的三四百毫米的巨型艦炮,炮彈比一個成年人都高都是常事。
或許有人說,隻有戰列艦才具備如此強大的武器,普通的海軍國家壓根就沒有。
嗯,戰列艦沒有,巡洋艦總有吧!重巡洋艦的火炮也有200多毫米,陸軍隻有軍級以上單位才會裝。
即使重型巡洋艦沒有,那輕型巡洋艦和驅逐艦呢?驅逐艦也裝備了100多毫米的火炮,而且還不止一門,直射威力也不小。
現在更不用說,對陸導彈那幾十公斤的戰鬥部,光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都能將第3代坦克裡的人員震死。
不過說到底,請求火力支援的是陸軍,聯係海軍和空軍屬於跨軍種,彆說在爭分奪秒,指揮混亂的戰場上了,即使是平時想要聯係難度也很大。
而兔子家的陸軍在20世紀末,還遠遠達不到21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水平,陸航直升機?有,可專門的武裝直升機沒有。
陸軍火炮?主要是152毫米,還是以牽引式為主,裝備的炮彈種類也比較稀少,可以在遠距離上擊毀坦克的末敏彈,現在還處於實驗室狀態。
坦克就更不用說了,現在最新型的還是96式坦克,它另一個稱呼叫做88c式,屬於準三代坦克。
所以,現在能花小錢辦大事兒的,也隻有反坦克導彈發射車了?
“李寧同誌,你似乎忘了我們還有突擊炮這款武器”。
小會議室裡的一位女研究員,起身反駁李寧的想法,她的這番話才剛剛說出口,便引起了屋內數名陸軍高級將領的注意力。
女研究員見到部隊的領導們,全都看向自己,趕緊將身體挺得筆直,開始詳細講解起了自家研究所的項目,計劃以及目前的進程。
李寧看了一下對方身前的銘牌,大腦中忽然想起了pt02式輪式突擊炮的研究單位——北方車輛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