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時間倉促,侯小歌辣椒油,蒜泥,蔥花這些都沒弄,讓鹵煮熬著,趕緊讓家人一起動手。
家人動手的時候,侯小歌趕緊回去把鍋裡的豬頭肉和五花肉還有做肉剩的兩斤地瓜乾白酒也拿了出來。
鹵了三四個小時的豬頭肉和五花肉在紅油的襯托下,讓人看著就口齒生香。
“黑娃,這鹵肉咋賣滴?看起來好香啊!”
人群紛紛朝門口擠來,侯小歌趕緊讓大伯等人維持秩序。
“這兩個肉貴一點,可以直接切回去下酒,也可以一會兒切進鹵煮裡。
豬頭肉一兩賣四分錢,大肉和耳朵一兩賣五分錢。不過今天剛開業,給大家統一按照三分五一兩。”侯小歌大聲喊道。
“這個價格便宜,外麵一個肉夾饃最多二兩肉,要賣到二毛錢呢!黑娃,給俺來二兩大肉。”
“對,確實便宜,給俺來一兩解解饞。”
“昨天當力工掙了二毛錢,今天不過了,給俺來半斤,家裡還有點酒,好好喝點。”
這年代可沒有電子秤,用的秤是侯小歌搜刮來的小銅秤,藥房稱藥用的,也就二三十厘米,很靈巧。
稱秤的活是大伯的,侯小歌負責收錢,小姑和母親負責切肉,待會兒有鹵煮小姑父負責舀。
要一兩肉的,三十一克也就兩片,很多村民直接讓秤完直接放他們嘴裡吃了,舍不得的就用巴掌大的便宜草紙給包著。
在多一點的有侯小歌準備的油紙,這個紙成本貴,沒有半斤以上侯小歌是不讓給包著。
“養民,有沒有酒啊?這吃肉沒酒怎麼成。”一些村民聞著肉味,肚子裡的酒蟲也被喚醒了。
“有,上好的瓜乾酒,平時賣一分錢,今天一盅五厘。
這樣一兩肉在喝一盅酒剛好四分錢。”侯小歌直接把酒壇從桌子下提了出來。
紅薯一斤一分多錢,一個大洋可以買最少六十斤。六十斤最少可以出十斤白酒,黑心點的加點水,可以做出二十到三十斤。
侯小歌的酒是自己在空間做的,自然是最好的,成本一斤也就是一毛不到,侯小歌拿出來的酒盅是三錢酒盅,一盅賣五厘還賺一倍多呢!
“好好好!”
有肉又有酒四分錢,眾人怎麼不滿意,一個個興奮的掏錢購買。
因為缺水,村民們很多都沒洗手,自然舍不得讓手碰臟了鹵肉。再說了,手拿了肉還把油沾走了,他們也舍不得。
一個個秤完後張大嘴讓大伯給他們把肉放進嘴裡,吃完後在來到大堂哥跟前,張大嘴喝上一盅。
一時間肉攤前出現了電視劇某宅門裡的名場景,吃肉喝酒不用手,隻有嘴接著就是。
當然也有買的多的,買完後把油紙揣進懷裡,興衝衝回去和家人分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