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京師,大帥府。
自從馮友昌成功控製住直隸,魯省,晉省等地之後,他就將自己的大帥府搬到了京師。
現在的大帥府之前是一處王府,但是隨著大夏皇權旁落,連皇帝都被他們這些軍閥控製,一個有名無實的王爺,又怎麼敢反抗馮友昌?
將原來居住在這裡的那位倒黴王爺趕出王府之後,馮友昌在這裡住的心安理得。
作為大夏排名第一的直係軍閥大帥,馮友昌過了幾年的好日子。手裡有花不完的錢,他的生活過得極其奢靡。
但是好日子不長,似乎是看著馮友昌的日子過得太滋潤了,皖係的段義德竟然跟他玩起了通電。
指責他欺壓皇帝,把持朝政,要求他還政於小皇帝,辭去大夏內閣總理大臣的職務,退出京師。
馮友昌對於段義德的要求,嗤之以鼻,段義德把他馮友昌當傻子不成?
這年頭,隻要有點實力的,誰不想控製小皇帝?讓他退出京師?還政於小皇帝。
這話說出去誰信?這種謊話,也就隻能騙一騙那些頭鐵的讀書人。
於是,馮友昌根本不把段義德當回事,甚至還借著小皇帝的名義,將段義德歸入到了叛逆一類。
段義德對於馮友昌將他宣布成立叛軍,自然不服,直接宣布起兵,清君側。
周圍的那些個軍閥,要麼實力不夠,參和不了這種級彆的戰爭,要麼就是打定心思,準備坐山觀虎鬥。
而馮友昌不愧是大夏第一的軍閥,他從開戰之初就占據了優勢,打的段義德疲於應對。
然而,也正是因為馮友昌和段義德在直隸南部和魯省交戰,導致直隸北部的防禦力量空虛,這讓太後林茵看到了機會,讓奉軍入關調停。
說是調停,不過是林茵想要借奉軍的手,將直係,皖係都打殘。
而一旦奉軍入關,即便是他打贏了直係和皖係的軍隊,那麼奉軍的實力也必然大損。到時候說不定他們皇室就有機會重新奪回大夏的控製權。
不得不說,林茵這個女人,有點心思,但是不多。
在馮友昌看來,無論是直係,皖係,還是正在入關的奉軍誰贏了,他們皇室都隻能稱為勝利者的工具而已。
想要借助三方亂鬥,重新拿回大夏的控製權,林茵還是太想當然了。
不過,即便如此,馮友昌都不想失去皇室這張牌。
有了皇室這張牌,他能做的事很多,一旦失去了這張牌,他的下場必然不會太美好。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儘快擊敗皖係,然後調師北上,在擊潰奉軍。
不要覺得馮友昌太過於自傲,而是他真的有這樣的實力。
皖係現在已經被他全麵碾壓,再過一個月的樣子,皖係必然撐不住,向他投降。
而北麵的奉軍也並非鐵板一塊,如果張庭芳還在世,他或許還忌憚幾分,可是張庭芳死了好幾年,張玨又一直不能將奉軍整合到一塊。
現在奉軍內部,也分成了兩大派係,大有分裂的前兆。就比如說,奉軍的熱河督軍黃博恩就曾經聯係過他。
所以,馮友昌對於奉軍內部並非鐵板一塊,他深信不疑。
而有了他們內部的牽扯,馮友昌覺得在北部防守的五個師,應該可以守住一個月。
隻要等他的大軍回援,那麼奉軍也隻能铩羽而歸。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張玨還是有點實力的,即便是有黃博恩和萬祥福在後麵給他扯後腿,奉軍依舊逼近了隆興和遵化。
一旦這兩個地方落入奉軍之手,那麼奉軍就可以直逼平穀和薊縣。
那京師就算是徹底暴露在了奉軍的攻擊範圍內。
考慮到這一點,馮友昌已經給前線的師長打去電話,要求他們死守隆興和遵化,誰敢後退半步,他就槍斃誰。
隻要能夠守住一個月,到時候要錢給錢,要女人,他就給女人。
那幾名師長在得到馮友昌的許諾之後,也向馮友昌保證,他們將死守隆興和遵化兩地。
在馮友昌看來,用錢來激勵士兵,才是最簡單的辦法。
就比如現在,五十萬大洋給下去,那幾名師長就決心死守。
一旦擊敗奉軍,他馮友昌能得到的,遠不是這五十萬大洋能比的。這就是花小錢辦大事。
安排好北麵的防守之後,馮友昌又決定去直隸南部督戰,他要用最短的時間,把段義德擊敗。
想好之後,馮友昌就讓自己的副官去安排行程,而他自己,覺得自己在離開京師之前,很有必要去跟太後林茵見上一麵。
不然這個女人,還真的以為他馮友昌是泥捏的,一點脾氣都沒有。
想到這裡馮友昌立馬讓自己的管家安排車,他要進宮一趟。
管家不敢怠慢,立馬去給馮友昌安排車輛。
半個小時後,馮友昌就站在了皇宮的大門口,守衛皇宮的衛兵,也根本不敢攔他。
馮友昌就這樣大搖大擺的走進了皇宮。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馮友昌和皇室之間的關係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