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凡所拋出的這個問題,本來讓因為彙報工作而稍微輕鬆了點的氛圍又瞬間凝重了起來。
是啊,按照之前他們的彙報情況來看,生產部就算再加上采購部,一共也才六十多個人,怎麼可能在一天之內產出近乎十萬杯的養元多。
這根本就不合理。
這個問題令在場的人一愣,眾人的麵色忽然就變得緊張起來。
最後,還是被江凡點名的黃大山站起身來解釋,“江總,是這樣的,那些最基本的流程,比如洗藥,碎藥這些基礎的工作,都是有人提前做好的,所以在流程上就要省去不少時間。”
“這些工作是誰在做?”
黃大山似乎是有些為難,頓了片刻之後,他方才說道,“臨時工。”
“臨時工?哪裡來的?”
“村裡的鄉親。”
“你再說一遍?”江凡凝起雙眸,語氣有些不善。
之前他還覺得項目部這邊給製藥點那邊的人上了合同,他還覺得這件事做得不錯。
結果現在又冒出來臨時工?
“江總,情況有些特殊。”
這時候,汪明站起身來解釋道:“有些鄉親年紀大了,隻能夠做相對簡單的工作,而且到他們這個年紀再來補充社保的話,時間上有些晚了。”
“而且就算是要購買社保的話,相對應的,薪資方麵就會降低,很多鄉親聽了都不願意,大多都是自己選擇的臨時工合同,做多得多。”
“還有很多其他因素,這是經過項目部商議的。與其給他們正式合同,倒不如公司這邊和村委洽談,成立一個小型的基金會,對於村裡那些已經喪失或是幾乎喪失勞動能力的人一定的生活補助,名義上,可以是因為養元多坐落在村子附近,給村民們帶來了諸多不便,所以才會有這個補助。這樣外界也就不會因為這件事而讓養元多公開給予更多人幫助。”
“當然,成立基金會後,後續的涵蓋範圍有變動,一切都取決於江總和唐總。”
汪明解釋得很清楚,江凡也聽明白了。
說白了,就是有的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適合養元多的正式合同。
給予他們臨時工的身份,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汪明的提議,江凡覺得也不是不行,但是,在當下肯定是不能夠做的。
村裡真正連飯都吃不上的,還真沒有。
說有誰家裡徹底沒了勞動力,那也是扯淡,至少都能夠種地,也就能夠果腹。
江凡的本意是要讓村裡大家能夠搭著邊,有一份能夠賺錢的事情做。
要是一開了先河,到時候搞不好要惹一身騷的。
其實也是他將之前的情緒延續了過來,所以一聽到村裡人在做臨時工這樣的話就會覺得不爽利。
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最為合適的。
“嗯……那就這樣,但是一定要注意臨時工的基礎保障,基金會的事,以後再說。”
“這一點沒問題。”汪明鬆了口氣,他真怕因為這個事又做得讓江凡不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