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的,他就看見一座如同漂浮在半空的巨大宮殿。三座圓頂式建築呈階梯形排列在宮殿上方,中間由銀白色的金屬廊橋連接,底部看似鏤空,但等阿德靠近後才發現,原來那裡是用某種透明材質製作而成。太陽的光線穿過最大的那座圓頂形建築的下方,並於承載著整座宮殿的那麵湖泊上,印下一道耀眼奪目光芒。這便是索恩菲耶爾莊園的標誌性建築——鏡泊天輪殿。
湖水清澈,並將高天上的深藍與雲朵全都籠罩了進去。在岸邊行走,阿德總有一種行走於晴空的錯覺。
莊園新任管家莫爾根正在同客人們介紹這座宮殿——湖泊名為‘騰格裡淖爾’,意為天神之鏡。它來自於索恩菲耶爾祖先的民族信仰。
“湖泊映照蒼穹,成為人間與長生天對話的聖域。這便是鏡泊天輪宮的最大意義了。”管家笑著說,“這座宮殿由馬格努斯老爺的祖父構思,其父開始動工,之後又經過老爺的細心打理,直到六年前,它才得以竣工。其春夏秋冬的景色頗為不同,白晝黑夜的風光也各有千秋。島內著名詩人三島千鶴先生曾為這座宮殿留下這樣四首俳句——
春之劫《殘冬遺囑》
堿草刺破雪的遺囑
羔羊跪著吮吸
鐵鏽在鞍上複活
……
夏之煉《蜃氣樓》
馬鞍沉入蒸騰的川
雷火舔舐經幡
雲朵放牧著牧人
……
秋之變《星刃》
白草鍍金的時刻
炊煙凝成狼形露水
蒙古包割裂銀河
……
冬之皈《骨雕》
冰鏡攝走最後一粒星
風在雕琢白馬的肋骨
月光是雪原的祭品
……
以描述鏡泊天輪宮的彆樣之處。”
“俳句?”有位年輕人似乎有些質疑,“用通用語寫的俳句,好像並不能很好地詮釋俳句的美妙啊,還有它的精煉與節奏。”
“但是,約翰先生,和語中的文字,早已失傳了呀,”總管笑道,“這可不是三島先生不想,而是根本不能呀。”
“就是嘛,批評也要有批評的意義不是?”挎著約翰胳膊的那位性感女子嗔笑道,“我就覺得不錯。三島先生寫的,多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