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並沒有馬上做決定。
這也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做決定的。
黑山軍畢竟是一個比較鬆散的結盟軍隊。
他們更多的是在一起抱團取暖。
張燕雖然是名義上的首領,但無法左右黑山軍的一切。
此時並州軍已經停止了對黑山軍各部的圍剿。
接到了張燕的通知。
各部首領紛紛來到太行山的腳下,聚集在張燕的中軍大帳之內。
帳內氣氛凝重,隻有偶爾傳來的咳嗽聲。
張燕挪動了一下身體,他開口說道:“都說說吧,大家有什麼看法?”
“我們本想依靠劫掠渡過此次蝗災,現在不管並州還是冀州,我們都不可能完成劫掠,再堅持下去,隻會讓更多人餓死!”一位年長的首領沉聲說道,布滿傷痕的手緊握成拳。
“可是,一旦我們投降,可就從此受製於人!”另一位首領說道,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帳內爭論不休。
有人擔憂投降後的處境,有人憂慮糧草耗儘的後果。
“我們黑山軍雖然號稱有百萬之眾,但這百萬人中有多少是老弱婦孺?”張燕站起身,環視眾人。
他臉上的神色格外凝重,在光線的映照下格外明顯。
“我們現在可以選擇的不多,要麼投降並州,要麼投降冀州!”
“又或者,我們集中精銳突襲,可是我們的家眷恐怕就落入並州人的手中,大家可放心?”
“而且,就算我們能夠逃出去,又能去往哪裡?哪裡才是我們容身之所?”
沉默。
漫長的沉默。
雖然,黑山軍各個首領之間有著非常大的分歧。
但是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
劫掠並州失敗之後,麵臨著並州軍的圍剿,黑山軍還保留著大部分的實力。
可是劫掠冀州的黑山軍,就損失慘重。
大量的潰兵不但沒有帶來任何物資,反而加速了他們糧草的消耗。
不管怎麼省吃儉用,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
最終,黑山軍各部的首領決定向並州軍投降。
不過他們也拜托劉石帶回去一個消息。
黑山軍現在糧草嚴重不足。
而百萬黑山軍的投降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他們希望並州軍可以支援一些糧草。
麵對黑山軍的請求,顧衍非常有誠意的答應了。
三日後,一支龐大的輜重隊伍蜿蜒進入太行山。
並州軍士兵們護送著滿載糧食的大車,一路向黑山軍駐地進發。
山口處,黑山軍士兵警惕地注視著這支隊伍。
他們手按刀柄,眼神中充滿戒備。
並州軍前鋒舉起和平旗幟,領頭的校尉高聲宣告:“奉並州牧之命,送糧一萬石,以解燃眉之急!”
糧車一輛接一輛駛入山寨。
當第一袋糧食被打開,露出裡麵金黃的穀粒時,許多黑山軍士兵眼眶濕潤。
一位瘦削的戰士抓起一把麥粒,貪婪地嗅著,仿佛那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
但是黑衫軍的各部首領,麵對這些糧食,臉上並沒有多少喜悅之情。
並州軍雖然非常的慷慨,但也不是無知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