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再次照亮他的臉,那張世家子弟的麵容上寫滿了自信和傲慢。
“子遠,你太小看我們冀州了。”袁紹的聲音帶著一絲責備,卻又不失溫和:“顧伯長確實是個勁敵,但現在不是對付他的時機。”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輕抿一口,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董卓此舉,不過是狗急跳牆。他知道顧伯長對他威脅最大,所以想借我等之手除之。若我們真的出兵,不過是為虎作倀。”
“隻有董卓和顧伯長兩敗俱傷,才對我們最有利。”
“到時候並州兵力空虛,我們正好可以趁機而入,至於公孫瓚,連幽州都搞不定,他無力插手並州!”
“冀州和並州連成一塊才是王霸基業。”
袁紹在許攸麵前,毫不掩飾他的野心。
許攸沉思片刻,緩緩點頭:“主公遠見。看董卓氣勢洶洶,在他逼迫之下,顧伯長如果不想陷入內亂,必須起兵討伐董卓!”
“如此一來,若董卓與顧伯長兩敗俱傷,對我們非常有利!”
袁紹放下茶杯,微微一笑:“那是自然。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現在出兵,而是在關鍵時刻,推波助瀾。”
他站起身,拿起一根蠟燭,,舉著走向掛在牆上的地圖。
那是一幅巨大的天下形勢圖,每個州郡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袁紹的手指劃過地圖,從冀州到並州,再到洛陽,最後停留在長安。
“我們隻需要坐等董卓與顧伯長發生衝突!”袁紹開口說道。
“討董檄文弄得天下皆知,朝廷的詔書,也鬨得沸沸揚揚,顧伯長肯定要有大動作,否則他的臉麵何存。”
“我們且待他先行一步,看看他如何應對董卓的挑釁。”
許攸走到地圖前,細細打量:“主公不擔心其他的諸侯,響應朝廷的詔書,起兵討伐顧伯長?”
袁紹笑而不答,轉身走回窗前。
“子遠,你可知道這天下為何會變成如今這個模樣?”袁紹突然問道。
這個問題,天下間的有識之士無數次進行過討論。
他們討論來討論去,把天下崩潰的原因歸於政治腐敗、經濟崩潰、土地兼並、黃巾之亂。
許攸思索片刻,說出了上麵的答案。
袁紹搖了搖頭,他開口說道:“歸根結底,乃是黨錮之禍,造成了今天一切的根源。”
“因為黨錮之禍,造成了宦官與外戚爭權奪利,互相傾軋,而皇帝被蒙騙失去了耳目!”
“因為黨錮之禍,斷絕了很多人的舉孝廉之路,不得已他們淪為豪強,兼並土地,慢慢尾大不掉!”
“正是這些原因,天下積蓄了非常多對朝廷不滿的士人!”
“在這朝堂之上,包括天下州郡,都有這樣的人,所以,天下諸侯都不會響應朝廷詔書!”
“包括我也一樣!”袁紹轉過身,臉上帶著一絲輕慢的笑容。
許攸心中非常清楚,這股輕慢並不是衝他而來,而是衝著朝廷而來。
天下各州郡的諸侯。
已經慢慢不在乎朝廷的詔書和臉麵。
他們都已經因為權力在握,滋生了更大的野心。
喜歡三國:多子多福,開局燕雲十八騎請大家收藏:()三國:多子多福,開局燕雲十八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