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鄴城。
初夏夜深,蟲鳴不絕於耳。
袁紹府邸內,燭火搖曳不定。
火光映照在府邸主人那張輪廓分明的臉上,為他增添了幾分陰鷙之色。
袁紹坐在案幾後,右手食指有節奏地輕敲桌麵,“篤、篤、篤”的聲響在空曠的大廳內格外清晰。
朝廷的使者站在下方,額頭上冷汗涔涔。
他能感受到袁紹那雙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正透過燭火的陰影打量著自己。
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讓他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不敢與之對視。
他也沒有想到,這袁紹完全不顧規矩。
明明他剛剛抵達鄴城,時辰已經很晚,還是被帶到了袁紹府邸內。
“朝廷革除顧衍並州牧之職?”袁紹的聲音平靜中帶著一絲譏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董卓的把戲罷了,也不知道有沒有用處。”
使者的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他小心翼翼地抬起頭,聲音微微顫抖:“將軍,詔書上請各路諸侯共討顧衍,不知將軍是否願意出兵!”
袁紹沒有立即回答。
他緩緩站起身,長袍在火光映照下投下一片陰影。
他踱步至窗前,推開窗戶,讓夜風吹進房間,稍稍撫平了燭火的躁動。
窗外,月光如水銀般傾瀉而下,灑在袁紹的側臉上,勾勒出一道鋒利的輪廓。
他的眼神投向遠方,那裡是並州的方向,是顧衍的地盤。
“冀州民生還沒有恢複,旱災之後是蝗災,民生困苦,實在無力出兵!”袁紹沉聲道。
“另外,我也不認為天下會有哪個諸侯出兵?這不過是董卓的妄想!”袁紹的聲音中透著一絲對董卓愚蠢行徑的嘲諷。
說完之後,袁紹揮了揮衣袖。
“你下去吧,會有人好生安置你的!”
使者如釋重負,連忙拱手行禮:“是!下官這就回去複命。”
說罷,小心翼翼地退出了房間,生怕驚擾了袁紹的思緒。
此時,袁紹的謀士許攸從陰影處走出,來到袁紹身旁。
他的臉在月光下顯得格外蒼白,眼中卻閃爍著精明的光芒。
“主公!”許攸壓低聲音,語調中帶著一絲急切:“此時不趁機削弱顧伯長,日後恐成大患。”
“董卓年事已高,雖然把持朝政,恐怕難以持久,反而顧伯長春秋鼎盛!”
許攸的話語在房間內回蕩,月光照在他略顯焦慮的臉上,映出一道道細細的紋路。
他是袁紹最為倚重的謀士之一,他的擔憂絕非無的放矢。
袁紹轉身,月光從背後照來,將他的臉隱藏在陰影中,隻有那雙銳利的眼睛在黑暗中閃爍著寒光。
“顧伯長不除,董卓永無寧日。兩虎相爭,我等漁翁得利。”袁紹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嘴角掛著一絲冷笑。
許攸皺眉,顯然不讚同袁紹的決定:“主公,顧伯長此人不同尋常,他在並州經營多年,民心所向,兵強馬壯!”
“若讓他繼續壯大,恐怕......”
袁紹抬手製止了許攸的話,他走回案幾前,重新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