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之日,長安貢院門前,車馬如龍。
與往日察舉製下門庭冷落不同,今日的貢院,堪稱人山人海。
隻是這人群,涇渭分明。
一邊,是數百名衣著光鮮、三五成群的世家子弟。
他們搖著折扇,高談闊論,臉上滿是戲謔與不屑。
“聽說了嗎?弘農楊氏的公子,準備在卷上畫一幅《百鳥朝鳳圖》,就等主考官來點評呢!”
“哈哈,那算什麼!京兆韋氏那位,可是準備寫一篇雄文,論證‘人生而有彆,泥腿子隻配種地’的道理!引經據典,定叫那顧衍啞口無言!”
“我等今日,非為功名,實為撥亂反正,為天下斯文,存續火種!”
他們說話的聲音不大不小,卻剛好能讓另一邊那些穿著洗得發白的舊儒衫、緊緊抱著書卷的寒門士子們聽得清清楚楚。
那些寒門士子,一個個麵色發白,或低頭不語,或身體微微顫抖。
他們是來求取功名的,是抱著改變命運的希望來的,可此刻,他們感受到的,隻有無邊的惡意和恐懼。
“開考——!”
隨著一聲鑼響,貢院大門緩緩打開。
數千名考生,湧入考場。
莊嚴肅穆的考場,在開考不到一炷香的時間裡,就變成了一場荒誕的鬨劇。
東側的考棚裡,一名世家子弟將筆墨紙硯推到一旁,竟從食盒裡拿出酒肉,旁若無人地吃喝起來。
西側,幾名相熟的公子哥交頭接耳,不時發出一陣壓抑的哄笑,仿佛這裡不是考場,而是自家的後花園。
更多的世家子弟,則是在試卷上“揮毫潑墨”。
有的,在雪白的卷上畫了一隻縮頭的烏龜,旁邊歪歪扭扭地寫著“冠軍侯”三個字。
有的,洋洋灑灑,引經據典,寫下的卻全是痛斥科舉“亂天下之根源”、“使貴賤不分,人倫顛倒”的歪理邪說。
更有甚者,直接在卷上寫下“豎子不足與謀”六個大字,而後擲筆於地,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整個考場,被一種囂張的、公開的蔑視所籠罩。
而那些被夾在其中的寒門士子,則成了這場鬨劇中最大的犧牲品。
他們周圍,總有幾道不善的目光盯著他們。
他們隻要一提筆,旁邊就會傳來一聲不大不小的冷哼,或是一聲故意的咳嗽。
一名來自鄉野的年輕士子,他已經苦讀了十年,可是由於世家的原因,並無出頭之日。
他顫抖著手,想要寫下自己早已爛熟於胸的文章。
可鄰座那名世家子弟,隻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用口型無聲地說了兩個字:“想死?”
年輕士子的手猛地一抖,一滴濃墨,毀了整張試卷。
他看著那團汙跡,像是看到了自己被毀掉的人生。
他想哭,卻哭不出來。
最終,他顫抖著手,拿起一張新的卷子,交了上去。
一張白卷。
“啊——!”
一聲淒厲的慘叫,劃破了考場的喧囂。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名年過四十的寒門書生,猛地站了起來。
他雙目赤紅,指著周圍那些嬉笑的世家子弟,嘴唇哆嗦著,似乎想說什麼。
可極致的憤怒與羞辱,讓他一口氣沒上來,竟噴出一口血來。
鮮血濺在雪白的試卷上,如同開出了一朵絕望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