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
縣丞誠惶誠恐,將記下的所有口供堂審一並遞上案首。
王家家主生怕徐知予和宋靈淑不同意,如竹筒倒豆子,將他知道的所有鹽商儘數道出,詳細說了與袁複是如何商定事宜。
這幾家大鹽商都在私下與袁複見過,答應奉上月供,並助其在沿海興風作浪。隻不過這些人都沒王家對鹽戶狠,給自家留了後路,也做好了與袁複隨時翻臉的準備,這些都被王家家主賣了個乾淨。
許士元對蘇州幾大鹽商有幾分了解,補充了王家家主遺漏部分。
張縣令主動交代了當年錯判的冤案,並寫了自罪書,對今日意圖滅口一事,也不再作任何狡辯。
縣丞才三十出頭,是去年才調來洋澤縣,與王家沾手的事都是張縣令親自命人去辦,最多隻有知情不報一條罪,也都自覺寫了自罪書。
眼看申時將過,宋靈淑與徐知予這才帶著張縣令和王家人回了鹽鐵司,命縣丞留下處理府衙公務,等候刑部官文。
宋靈淑特意命王崧與李進、吳安帶著鹽鐵司十數人,返回海島,將袁複三人押至蘇州城。
薛綺和崔媖娘不放心,也跟著一同回島押送。阿東夫妻同行返回,張閔帶罪在身,自覺回島接受刑部處罰。
“我今晚就啟程,走水路至少得兩天,儘快趕在七天內,將此案呈上,新鹽法重修一事不能再拖,否則……就怕萊平那邊又鬨起來……”
徐知予挺著身上的傷,鄭重道謝,“這本就是鹽鐵司的事,你來蘇州是奉命查兵器去向,如今已經將匪首抓獲,還得勞煩你回京勸服陛下和長公主,催促呂相和李相……”
宋靈淑笑著揮手打斷,“既要治理沿海匪亂,自然不能忽略了根源在新鹽法推行。否則就算抓了袁複,又會有人跳出來作亂,借此大作文章,擾亂國之安寧……”
未儘之言,兩人都明白,沿海不穩,則朝局不穩。
要安定沿海百姓,就要將新鹽法重新修正推行,欲成此事,須得雷厲風行!
回到鹽鐵司門前,宋靈淑向許士元道謝,許士元對此風輕雲淡,隻祝賀她順利回京,隨後才告辭歸家。
在等候山崧歸來時,宋靈淑與徐知予將所有堂審都細細看了一遍,分彆提出了對新鹽法的看法。
一個時辰後,王崧帶著人回來,鄭柞跟在隊伍最後,緊盯著被抬過回來的林禕和黃義澤。崔媖娘身邊‘拖家帶口’,加上押送的幾個府兵,直接擠在了鹽鐵司門前。
徐知予擔心中途有人劫走袁複,又派了十名差役隨同回京。
宋靈淑看著眼前一大群人,掏出身上的銀袋,讓王崧去雇一艘大客船,連夜出城。她來蘇州是顧奎光帶路,現在顧奎光不知逃去了哪裡,連同程敏也不知去向。
……
戌時,一艘客船乘著夜色,獨自從蘇州河道閘口出行,直往西而去。連著一天一夜,比預想的平順。
過了隋州地界到穎州時,酉時將近,日漸西斜。王崧在船頭遠遠便看見河道前方被堵得嚴嚴實實,忙叫人去船倉告知宋靈淑。
客船老板探頭看了一陣,疑惑道:“這些都是宣州往洛陽去的商船,不知因何故竟堵在了這裡,看樣子至少堵了有半日……”
漕河河麵上至少能並立兩艘同等大小的船,兩邊各行一艘都不會太過擁擠,此時卻橫七豎八停擠滿漕河。連艘小船都過不了。
“宣州?這裡為何會有這麼多宣州來的船,按理說,此時並非漕運旺盛的時節?”宋靈淑也發現了船身標識,的確是宣州來的商船,客船倒沒幾艘。
客船老板也納悶,招手找來從隋州上船的纖夫長。
隋州到穎州地段是人工開鑿的漕河,連接著涇江和汝江,再從汝江一路直達洛陽。此地段地勢高低不同,大點的船都需要纖夫才能更快通行,因他們趕時間,便花了錢請纖夫過此漕河河段。
纖夫回道:“今早從宣州來了十幾艘商船,到隋州找拉纖的,我看他們那船吃水深,怕是不好過去,便報了比平日裡更高的價,誰知他們不同意,後來我便不知他們去找了誰……”
看前方情形,那十幾艘商船找的纖夫半路上不乾了。漕河的纖夫半道坐地漲價不是什麼新鮮事,但能一次出動十幾艘商船,肯定不是剛走漕河的新人,怎麼還會在這種事情上扯皮?
眼見即將日落,前方客船依然毫無動靜,宋靈淑急得在船頭來回走動,招來客船老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