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禁軍護著長安君結陣撤退,對那身白衣敬畏中帶著驚懼,長安君這個門客刷新了他們對江湖人的認知。
眾人退走後,叛軍選彆的方向衝殺,原地躺著密密麻麻至少一百來具屍體,一時成為戰場禁地。
很快,未與師徒二人交戰過的叛軍殺至此處,和禁軍、蒙家援軍殺在一起。
此戰過後,劍聖蓋聶名聲大噪,佩劍承影排名由三升二。
第一名劍是秦王劍。
隻要秦國依舊是天下最強國,秦王劍就掉不下排名。
名劍第二的承影升無可升,是為江湖第一名劍。
蒙恬、蒙毅兄弟倆先去見過王上,確認王上安好,便率家臣又赴前線。
他們與嬴成蟜會於一處,看著嬴成蟜身上鮮血,對這位險些成為王上的秦公子心生敬佩、認同。
[這小子還不滿十三啊。]蒙恬想著,衝嬴成蟜點點頭打個招呼,轉頭望向來時方向。
蒙家緊跟在章節之後,本應和禁軍一同加入戰場。
之所以這麼晚才來,是因為蒙家為禁軍斷後險些儘喪,他們遇到了九君中的一人。
這人率領衛卒,險些將蒙家吃掉。
讓衛卒攻擊秦王政衛卒有心理壓力,攻擊沒有蒙驁的蒙家卻是沒有。
蒙家能脫困,來救援,多虧一人。
“王上可安!”一隊人馬殺將進來,為首者年約三旬,騎馬高喝。
這隊人馬身上穿的也是和蒙家一樣多為布衣,不成製式,一看便知道是家臣不是軍隊。
“楊伯!王上安!”蒙恬大聲回應。
“好!”來人翻身下馬,一挺長槍:“殺進去!”
他們向衛卒後背發起進攻,如剛才的蒙家一樣。
衛卒腹背受敵,一時間落了下風。
但很快,又一隊衛卒順著援軍來時方向殺進。
為首者人未至,聲先到:
“鵬飛!吾來助你!”
“援軍來了!殺秦君!呂相王!”已經泛起絕望的鵬飛再一次大喊口號,已至癲狂。
戰場擴大,局勢複雜,難見勝負。
[楊端和。]嬴成蟜看著禁軍、蒙家向前衝殺,接應援軍,在心裡默念來援之將氏名。
這個名字在曆史上不顯眼,但在當今世上,卻正是秦國當打戰將。
其戰功赫赫,和樊於期、騰、桓齮三人為秦國武將第一梯隊,僅次於蒙驁、王陵、王齕這些半退養的宿將。
“蒙兄。”少年虛弱地喚一聲。
臨陣指揮的蒙恬、蒙毅兩兄弟齊齊扭頭,察覺到兄弟動作又互相對視一眼,再度回看嬴成蟜。
眼神中透露的信息很明顯,叫誰呢?
“……兩位蒙兄。”嬴成蟜瞄著往裡殺的援軍:“你們怎麼會來,楊將軍又怎麼會來?”
迎著少年探尋眼神。
蒙毅覺得長安君很是沉穩,蒙恬覺得這種時候問這種屁話作甚。
蒙毅看了兄長一眼,示意兄長來說。
在外,世家中有長兄在,向來都是長兄主事。
蒙恬為嬴成蟜戰績所懾,雖然內心有幾分不以為然,但還是用心講述了大父帶自己出來的情形。
事情緊急,蒙恬化繁為簡,隻說重要部分,三言兩語便言說完畢。
嬴成蟜麵上恍然大悟,心中暗暗點頭。
若是蒙驁所為,那一切便說得通了。
秦國三位宿將之中,蒙驁是唯一一個上得朝堂下得戰場,極為有政治智慧的老將。
不管是在史書記載,還是當世接觸,嬴成蟜都對老將蒙驁之智深有感觸。
秦國諸將家,姬夭夭隻與蒙家交往,與蒙驁兒媳婦張玉是好友。
其母和少年說過,其與張玉交往就是想搭上蒙驁這條線。
姬夭夭對蒙驁有八字評價——麵目粗獷,心細如發。
武安君白起曾在和少年閒聊往事的時候說過。
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要其出征他不願,當過其副將的蒙驁苦勸他出征,說打贏打輸不重要,重要的是打。
邯鄲之戰,秦國大敗後,他私下說出“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這句話。
蒙驁聽到了,立刻趕來勸他向王上請罪,要他把邯鄲大敗歸納到他不肯率軍出征上,否則將有殺身之禍。
武安君對蒙驁的評價是——打仗不如為官,戰場不如朝堂。
麃公死在王權交接。
同樣的秦劍在之後懸在蒙驁頭上,蒙驁躲過了。
嬴成蟜沒想過師長真的反了,也沒想過是蒙驁扭轉乾坤。
隻要楊端和也是蒙驁叫來的,那這局就穩了。
秦國最不缺的就是武將,蒙驁既然叫了就不會隻叫一個楊端和。
“楊伯說他也是大父叫他來的。”蒙恬搖搖頭:“再詳細我就不清楚了。”
嬴成蟜大鬆一口氣。
這就夠了。
“蒙公真是我秦國擎天之柱啊。”少年由衷感慨著。
這心思一放下,忽然響起一事,腦袋用力向後瞅:
“蒙……大兄,我母如何?”
蒙恬搖搖頭。
他隻見了王上,哪裡管得了其他。
“君侯去見王上吧。”蒙恬看著一身紅的嬴成蟜,咂舌道:“君侯殺不動了,留在這裡也沒甚用。”
蒙毅用力撞兄長,指著腦袋一臉無奈道:
“君侯勿怪,吾兄這裡不好使,他實是關心君侯安危。”
“我說的是實話。”蒙恬反駁一句:“不需要君侯衝鋒了,等大父帶援軍來就是。”
蒙毅懶得搭理兄長,命令麾下攙嬴成蟜去後麵。
嬴成蟜抬手拒絕,苦笑一聲:
“我身雖廢,名還在。
“我在這裡,稍微能提一點氣。”
這個道理,蒙恬、蒙毅兩兄弟也懂。
將在前,兵效死,這是死戰不退的最後道路。
但……很少有人這麼做,尤其是已經鎖定勝局的情況下。
在前線,是真的會死的。
“君侯,真不用你。”蒙恬催促:“你要是死了,王上還不”
“君侯不會死!”蒙毅捂住兄長的嘴,訕笑著:“我兄無智,勿怪勿怪。”
兩兄弟還有閒心打鬨,這讓嬴成蟜心更為踏實。
他剛要說什麼,隻聽遠處傳來兩聲大吼。
“樊於期在此!叛賊受死!”
“騰在此!王上可安?”
桓齮、楊端和、騰、樊於期,四位當打戰將,來了三個。
不多時,殺出一條血路的楊端和與嬴成蟜、蒙恬、蒙毅會和。
又不久,沿著這條血路進來的樊於期、騰,幾乎沒和叛軍有過多糾纏,就來到嬴成蟜麵前。
樊於期、騰要見秦王政,看王上是否安危。不以武力逞凶的嬴成蟜恢複理智,謹慎拒絕。
不是他對二人有偏見,而是這種不知道誰是人誰是鬼的時候,不是誰都能見其兄的,隻有蒙恬、蒙毅這種心腹才可以。
“蒙恬蒙毅!你倆小子過來!快扶你大父去見王上!”被拒絕的樊於期毫不客氣地發號施令。
兩兄弟聞言,大急,匆匆越過一排士卒走近,口中問著大父怎麼了?
二人走到樊於期身前一尺,樊於期、騰抽劍,斬下!
“好小子!你大父在地下等你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