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來到觀文殿前時,發現一位麵白無須的胖臉男子正領著兩位小太監站在外麵。
楊雄認同那位胖臉男子正是楊廣身邊的管事太監韋公公,當下又檢查了一遍自己的舉止,這才不徐不急地走了過去。
那韋公公見到他後,有些關切地說道:
“聖上念叨裴大人好幾次了,見到您平安歸來,實在是可喜可賀啊!”
他的聲音尖聲尖氣又有些斷斷續續,聽上去非常的難忘。
好在楊雄已經習慣了,當下又說了一遍“多謝掛懷”,這一早上他不知道說了多少次了。
韋公公道:
“您稍等,聖上正在見兵部王尚書呢!”
王尚書?楊雄馬上反應了過來,沒想到王世充也在裡麵,看來今天的形勢比預想的還要急迫啊!
正想到這裡,卻聽裡麵隋帝楊廣的聲音傳了出來:
“外麵是裴卿嗎?快快請進!”
楊廣既然都這麼說了,那韋公公就不再阻攔,趕緊讓楊雄進去了。
目送著楊雄的背影,那韋公公低下了頭,沒精打采的眼睛裡突然厲芒一閃。
?
兩個半時辰後,楊雄與王世充從觀文殿中走了出來。
一離開觀文殿,王世充就恢複了風度翩翩的樣子,好像之前在殿裡和楊雄因為軍餉的事情吵得不可開交的那個人不是他一樣。
他故作歉然道:
“裴兄請見諒,目前大軍行止間都需要費用,我也是為我大隋兒郎爭取一些應有的利益罷了。總不能餓著肚子打仗吧!”
楊雄早就從張攸之口裡聽到了王世充的強硬作風,此時也不和他爭論,隻道:
“這個自然,大家同殿為臣,都是為了我大隋嘛!”
兩人對視一眼,都像老狐狸般笑了起來。
出了大業門後,王世充拱手道:
“我去兵部還有些要事要辦,裴兄請啦!”
說完轉身向左去了。
楊雄則向右轉,去了民部裡麵。
這一去又是堆積如山的文書,其中大部分已經被張攸之和劉仁審批過了一遍了,隻需要楊雄做最終決策就行了。楊雄拿起最上麵的一份看了起來:
“武陽郡因澇災減產,乞減免稅收兩成……”
張攸之說道:
“武陽郡郡守是張遠,此人愛民如子,為人清儉,裴大人,要不……”
楊雄斬釘截鐵道:
“這個口子不能開!如今國庫空虛,王世充剛還問我下一筆三百萬貫的軍餉什麼時候能到賬呢!莫非你想去聽他嘮叨?”
張攸之嚇了一跳,不敢再多說了。
楊雄批複完後,臉上露出奇特的神色,道:
“讓張遠自己想辦法吧!我聽說那裡的澇災不去疏通河道,卻去供奉和尚的廟裡燒香,那裡的花和尚可不少啊,也該刮刮他們的油了!”
張攸之大為佩服,問道:
“大人怎麼連這個都知道?”
楊雄沒好氣看了他一眼,繼續看下一份文書。
他之所以知道,卻是花了不少情報費的!
自從在華山和百曉生的煙雨樓牽上線後,楊雄就一直保留著聯係,想在關鍵的時候派上用場,這次正好就用上了!
通過煙雨樓的情報,楊雄對諸郡的整體情況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雖然不夠細致,卻對他的決策有幫助了。
“東平郡,這幾年盜匪橫行,稅收著實難收,盼寬限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