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從獨孤閥裡出來後,去了張府一趟。
張攸之當然不知道是他假扮的裴矩,而楊雄卻對張攸之十分了解,於是他輕鬆自如地就將這位丈人焦躁的情緒安慰了下來:
“嶽父大人,關於東征高句麗的財政困境,小婿我有上中下三策。”
張攸之一聽大喜,趕緊給楊雄煮起了茶:
“竟然有上中下三策之多,快說來聽聽。”
楊雄將身體往梨木雕花椅上靠,油然道:
“當今天下有君臣民三類,我的三策就是對應的這三類。
所謂上策就是讓聖上罷兵,我大隋雖然國富民強,但炫耀武力可一而不可再,何不休生養息,還天下一個盛世呢?”
張攸之聽到這裡苦笑道:
“此策是知易行難,以當今聖上的性格,又有誰能讓他聽得進去呢?就算先皇複生也是無計可施!”
楊雄搖頭道:
“楊廣是不是明君姑且不論,卻絕非蠢人。他這麼做的背後有他自己的一套道理,嶽父大人聽說過九星連珠嗎?”
張攸之並非腐儒,聞言恍然道:
“九星連珠不就是太白、熒惑、辰星、歲星等九星連為一線,在太陽的照耀下呈現的奇異之象嗎?難道這也能和楊廣的舉動有所關聯嗎?”
隻聽他和楊雄一樣直呼隋帝楊廣的名字,就知道他也對楊廣極其不滿了。
楊雄將自己知道的情況透露了一些給張攸之知道:
“正常情況下九星連珠自然沒有什麼問題,不過這一切在數千年前發現了變化。
九星連珠之日,正是赤貫星降臨之時,屆時天空會出現裂痕。楊廣因此而處心積慮,想要趁此契機而長生不老!”
張攸之身軀劇震,駭然道:
“古今往來能人異士這麼多,又有誰能不死呢?楊廣此舉異想天開,未見其利先得其弊!”
話說到這裡,他也明白了楊雄所說的上策絕不可行,因頹然給楊雄倒上新煮的茶,又問道:
“那中策又是什麼呢?”
楊雄喝了一口熱茶,徐徐道:
“中策當然就是讓眾士族出出力了。士族享受俸祿土地等各種福利,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況是區區財帛呢?”
張攸之苦笑:
“賢婿又來取笑了。有些漂亮話誰都能說,但真正做起來又有誰願意呢?士族雖有俸祿和孝敬,但為了維持體麵他們的花銷也不少。
所謂由奢入簡難,如果讓我再回到二十多年前那種書生苦讀的日子,我也不會願意。
再說士族們是自己的士族,對他們來說換一個皇帝也無所謂,能保持自己的優渥生活才是正道。”
楊雄麵露奇異之色:
“看起來隻剩下下策了。下策就是苦一苦百姓,罵名就讓楊廣來擔吧!
反正如今的苛捐雜稅不少,再多一點也是無妨。”
張攸之歎了一番,喟然道: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與楊雄對視一眼,心中恍然大悟。
原來楊雄並不是要告訴他上中下三策,而是借此說明此事已是死局,隻能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了。
張夫人的聲音打斷了兩人的思緒:
“是大雄來了嗎?我這裡有些要給菁兒的東西,你幫我帶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