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又看了一下周圍——
整個空間是一個梭形的狹長山洞,高度兩米多點,長度大約20米、寬約10米,一側是那條靜靜流動的暗河,另一側就是繪製著岩畫的洞壁。
目力所及的所有岩石表麵,都帶有明顯的、水蝕形成的柔和線條,說明這個空間曾經長時間的浸在水下,但後來水量大幅減少,否則這些岩畫不會保留下來。
想到這我又看向那些岩畫。
我不知道這些岩畫是什麼時候、由誰留下的,但直覺告訴我,留下這些岩畫的人,可能會知道“鬼地震”、甚至是【大災難】的秘密。
這個想法讓我的精神振奮了不少,隨後我又注意到了黃海的反應——他對岩畫沒有任何反應,仿佛早就知道會看見這些。
“這是什麼?”
我強打精神試探問道:“和‘鬼地震’有關係嗎?”
黃海回頭看了我一眼:“你怎麼知道‘鬼地震’?你不是失憶了嗎?”
“選擇性失憶,就是有些記得、有些不記得。”
我隨口搪塞一句,順勢抬了一下自己的身份:“我記得我是來參加一個研究地震的科考隊,還記得我早上在一個營地裡醒過來。”
我沒有直接堅持說自己是科研人員,但這兩個“證據”的暗示,會讓黃海自己產生這種聯想。
果然,黃海思索片刻後,眼神裡的警惕又消了幾分,然後蹲到我的身邊,開始檢查我的腳踝。
“我也不知道有沒有關係,我們是剛發現這些畫的。”
“剛發現?”
我下意識露出懷疑的表情:“你們不是在這研究好幾年了嗎?”
“……你真失憶了嗎?”
黃海狐疑的看著我,但還是簡單解釋了一下——
這幾年科考隊的研究重點,一直在“鬼地震”的震源上,所以對於周邊稍遠一點的地方,始終沒有太高的關注。
直到今天早上,科考隊為了躲避“鬼地震”,照例前往二號營地。
快走到那條地縫的時候,有一位專家突然尿急,去林子裡解手的時候,意外失足滾下了一個小山坡,又在山坡底下發現了一個洞口。
那個洞口不大,但是很深,並且洞壁上繪製著這種岩畫。
或許是科學家的直覺吧,那位專家覺得“岩畫”和“地震”有某種聯係,再加上那個位置已經在地震範圍的邊緣,所以就把所有人都叫了下去。
再之後就是研究了。
專家們從洞口開始,記錄分析那些岩畫,而黃海留了十幾個戰士負責保護之後,自己帶著剩下的人深入山洞,一是探路,二是尋找有沒有其他的線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