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次見到劉曉星,她看起來和上次沒有任何區彆。
看著相機屏幕上劉曉星的那張臉,我感覺整個腦子……哦不,我感覺整個人都是木的!
一種難以言喻的違和感在空氣中散開,我清楚知道有什麼東西偏移了軌道。
可是在“阻斷器”的作用下,我的大腦又變成一堆生鏽的齒輪,我甚至能恍惚聽到,齒輪轉動時那種滯澀的聲響——不過好在它還能轉。
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劉曉星那張臉,或者說她那雙直直看著鏡頭的、不帶一絲情緒的空洞眼睛。
照片中,她的頭向後揚起、並向右偏轉30°左右,雖然不是將整張臉完全麵對鏡頭,但這種精準的“朝向”,顯然是在專門的“看”什麼東西。
可是那個位置除了吊燈,就隻有一片黑暗,所以我隻能懷疑她在逆光的情況下,看到了藏在黑暗中的、我的鏡頭。
這對她來說是有可能的,畢竟我們上次見麵的時候,劉曉星的表現完全不像一個“人類”。
但在我想到這裡的時候,已經是兩三分鐘之後了,期間下方沒有任何異動,甚至在過去的兩三分鐘裡,始終隻有李智勇介紹情況的聲音。
“因為隻看到有人偷拍,不清楚什麼情況,所以選擇靜觀其變嗎?”
我費力的想著,再朝下方看去的時候,卻發現閘門附近一個人都沒有了。
這也難怪,在我得出結論的時候,李智勇已經拖延近二十分鐘了,而在這個位置發生的事情,其實是沒有那麼複雜的。
好在我“聰明”的時候,預想到了這種情況——不是“見到劉曉星”的情況,而是這個位置可能不適合拍照的情況。
所以在選擇盯梢點位的時候,總共確定了三個位置,無論我有沒有在這裡拍到照片,李智勇都會按順序帶人過去。
另外在前往下一個點位之前,李智勇會先把人帶到彆處逛半個小時,一方麵是給我留出轉移的時間,另一方麵是防止目的性太強引起懷疑。
“看來‘我’把所有方麵都想到了啊……”
我看著紙張背麵的轉移路線,懷念“聰明”的感覺的同時,還有點懷疑自己的計劃。
其實也不算是懷疑,隻是劉曉星的突然出現,讓我覺得事先製定的計劃,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局麵了。
按說以我現在的狀態,好像不該質疑自己“聰明”的時候做下的決定,但我現在隻是思考的效率比較慢,不是真傻,基礎的邏輯能力還是有的。
所以這個在我意料之外的情況,應該也在“聰明”的我的意料之外,因為在那幾張紙上的“分析”中,完全沒有提過這個部分。
所以考慮了兩分鐘後,我還是決定先找出那個偏移軌道的東西、也就是劉曉星和這件事有什麼關係。
不過我現在的腦子不太好用,一邊趕路一邊思考肯定不行,於是我仔細研究了轉移路線之後,果斷放棄了二號點位。
從一號點位到二號點位需要15分鐘,但如果繞一點路、從一號點位直接去三號點位,大概需要20分鐘左右。
而且剛才那張照片裡,我意外拍到了五個人的臉,“剛好隻有另外兩人是e.c.s.o”的概率不大,所以這次任務已經算是基本完成了。
況且就算這種概率極小的情況出現,我還有一個三號點位作為保險。
這樣一來,再結合李智勇那邊的進度,我隻要放棄一次轉移,就能爭取到40……哦不,現在是37分鐘的思考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