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那是一段讓我永生難忘的歲月,如同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在我的生命中徐徐展開。
初春的河汊,微風輕拂,田野裡的麥苗嫩綠嫩綠的,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綠地毯。我站在鄉政府的院子裡,望著遠處的村莊和田野,心中感慨萬千。
自從走上領導崗位後,我本以為憑借自己的努力工作就能換來回報,可現實卻給了我沉重的一擊。那些業績平平的人紛紛被提拔,而我和餘書記這樣兢兢業業的人卻似乎被遺忘。
失落和無奈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我感覺自己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方向的孤舟。“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努力真的沒有用嗎?”我不停地問自己。但很快,我就調整了心態,決定繼續在工作中證明自己。
我告訴自己:“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放棄,我要堅持下去,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負責鄉鎮工業的我,深知這裡的困難重重。河汊缺乏人才、技術、資金和基礎,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
方伏和書記對發展有著獨特的見解,他認為不能隻抓工業而忽視農業和多種經營。不能一提大力發展工業,就全力撲向工業,而忽視了全局各業的同步發展。
在河汊,鄉長楚大豹掛帥工業,這與其他鄉鎮由黨委書記掛帥工業經濟的情況不同。我的壓力雖有所減輕,可我骨子裡的認真勁兒不允許我有絲毫懈怠。我常常在想:“我一定要把河汊的工業搞起來,讓這裡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工業辦公室主任林杉,是個精明能乾的人。第一次見到他時,他穿著整潔的襯衫,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聰慧。他熱情地向我介紹著河汊工業的情況,條理清晰,讓我對他刮目相看。從那以後,在工作中我基本上依靠他出謀劃策。在河汊工業戰線的人眼中,林主任的意見就等同於我的意見。
但隻有我自己清楚,最終的決定權在我手中。我欣賞林杉,不僅因為他的能力,還因為他的積極肯乾。
他是當地人,對這裡的情況了如指掌,工作起來充滿激情。我覺得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於是大膽地放手放權,充分調動他的積極性。
然而,我的內心也有過掙紮。我擔心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萬一出了問題怎麼辦?但我又告訴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判斷,也要相信林杉。
在與林杉共事的過程中,我發現他雖然懂得變通,但總體來說是在幫助我,沒有任何利用我的行為。這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讓我遇到了林杉這樣的好幫手。”我心中暗自慶幸。
這段時間裡,我忙得不可開交。每天一睜開眼,就有無數的事情等著我去處理。會議、應酬、人際交往,讓我的日程排得滿滿當當。
我常常想找個安靜的角落,靜下心來看書、記日記,寫一些小美文,可總是找不到時間。
夜晚,當彆人都進入了夢鄉,我還在辦公室裡挑燈夜戰,思考著工業發展的方向。我不理解那些輕鬆懶散的乾部,他們怎麼能如此瀟灑呢?而我,卻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機器,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鄉政府的辦公室裡,燈光昏暗。我坐在辦公桌前,麵前堆滿了文件。窗外,夜色如墨,隻有偶爾傳來的幾聲蟲鳴打破寂靜。我揉了揉疲憊的眼睛,心中湧起一股無奈。“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但一想到河汊的未來,我又振作起來,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我的行動也影響著身邊的人。我的部下和各企業的負責人被我弄得寢食難安。我經常在晚上、中午讓他們彙報工作,還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到企業、到生產一線去檢查工作。他們一開始有些抱怨,但漸漸地,他們的精神麵貌發生了改變。
他們開始認真對待工作,企業的生產形勢也日益好轉。我看著他們的變化,心中充滿了成就感。“隻要大家一起努力,河汊的工業一定能發展起來。”我暗暗給自己打氣。
但是,光有熱情是不夠的。我深知,沒有抓項目、跑項目的真本事,沒有闖市場的人才,很難打開工業發展的新局麵。
在林杉的策劃和支持下,我決定對磚瓦廠進行扒掉重建。這個想法一提出,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在河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磚瓦廠是河汊的支柱工業,產值占整個工業的一大半。班子裡的意見分歧很大,有人擔心風險太大,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麵,我知道這個決定可能會帶來很大的風險;另一方麵,我又堅信這是河汊工業發展的唯一出路。
經過若乾個日夜的思考,我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想法。我深入調查,寫出了一份詳細的可行性報告。在兩套班子會議上,我緊張地站在那裡,心跳如鼓。我有理有據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分析了項目的可行性。汗水濕透了我的後背,但我沒有退縮。
最終,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黨委書記方伏和和鄉長楚大豹支持了我,大多數人也表示讚同,拆建方案得以通過並實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