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此次彙率大戰,天璿投資公司手裡持有的華夏幣總額為430萬億元,持有的外幣換算成美刀為186萬億。
如此龐大的資金,要麼屬於楊乾個人,要麼屬於天璿投資公司自己的,當真是恐怖!
決戰後的當天,彙率被定為6,紋絲不動。
不隻是大資本沒有籌碼,還有眾多散戶和小機構就算是有籌碼也不敢進,經過此次彙率大戰,他們充分意識到自己隻是個小蝦米。
這時候進場,大概率是粉身碎骨。
第二天依然如此,仿佛這個不變的數字,昭示著天璿投資公司輝煌的戰績。
楊乾本以為這個彙率應該能掛幾天,沒想到第三天就動了。
“哥,有人買入華夏幣!”小依說道。
“誰?”楊乾好奇問道。
這時候還敢進場,膽子是真大!
“之前那些做空的機構,他們應該是打算買回華夏幣還給借款方!”小依說道。
雖然彙率漲到了6,此時買回去肯定虧損不少,但還能接受,畢竟輸了就要認罰。
但楊乾怎麼可能讓他們舒舒服服買回去呢,於是說道:“將彙率提高到5。”
就是這麼一言而決!
小依沒有說話,直接撤銷了之前掛的1萬億元華夏幣的單子,然後又重新掛上了彙率為5的華夏幣單子,金額隻有100億元。
這頓時讓正在買入的玩家,倒吸了一口涼氣,沒想到天璿投資公司這麼狠,這麼高的彙率不怕影響華夏經濟嗎?
他們之所以自信彙率不會漲的過於離譜,就是因為彙率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經濟,就算天璿投資公司想要大賺特賺,華夏政府也不會允許彙率大漲。
而彙率6就是他們認為華夏政府能接受的值,此時買入相對穩定,也能讓天璿投資公司賺一筆。
畢竟人家獲勝了,賺錢是理所當然的。
而且高於市場預期太多的彙率,會讓很多持有華夏幣的個人和資本進場,增加華夏幣供應,從而達到市場平衡。
這也是為什麼說彙率比較難操縱的原因,就是因為一旦背離市場太多,就有人進場交易,價格就能回歸本身的價值。
問題是,現在華夏幣海外彙率市場被天璿投資公司清盤了,已經失去了市場自我調節的價值。
就算國內個人和投資機構進場,規模也很有限,難以影響市場。
最重要的是,大家不知道天璿投資公司手裡還有多少資金,如果資金所剩不多,彙率大概率會暴跌,重新回到7時代。
如果還有龐大的資金,這時候進場,依然由天璿投資公司宰割。
就看大家如何看待天璿投資公司手裡的資金規模了。
“隻掛100億元,是在侮辱我們嗎?”
“難道我們吃下這筆單子,他們還能繼續上漲不成?”
有人不信邪,直接吃掉了這100億元的單子,結果小依直接按照48的彙率掛了100億元的單子。
再次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天璿投資公司是真不顧及華夏的經濟,竟然這麼任性。
又有人不信邪,將48彙率的這個單子吃掉了,小依如法炮製,再次按照45的彙率掛了100億元的單子。
於是雙方來回拉扯了幾次,彙率終於漲到了4。
此時小依覺得不能再繼續漲了,再漲下去對華夏經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到時候華夏央行就有可能下場乾預,不可能讓天璿投資公司為所欲為。
對方見買入幾次後,天璿投資公司依然按照4的彙率掛單子,就知道這是天璿投資公司的底線。
至於各方認不認可這個彙率就仁者見仁了。
至少楊乾和小依都覺得這個彙率比較合適,基本回歸了應有的價值。
問題是這麼高的彙率,對買方來說個巨大的打擊,他們以7左右的彙率賣掉,又以4彙率買回來,中間折損了43以上。
加上短期高昂的短期借貸利率以及金融服務成本,損失率差不多50了。
這還僅僅是彙率上的損失,還沒算上金融衍生品上的損失,經此一役,估計很多投資機構要破產了。
問題是,他們大部分華夏幣還是從天璿銀行外海分行借的,讓天璿金融服務公司再賺一筆,想想都要吐血。
你以為宣布破產就能逃脫損失了?
借錢需要抵押物,他們可是拿著大量的資產向天璿銀行作抵押,就連金融衍生品對賭,雙方都在天璿銀行質押了資產。
隻不過金融衍生品對賭質押物,不是全額質押,隻是作為保證金,如果真破產了,天璿投資公司隻能獲得這些質押物。
但這些質押資產規模也不小,天璿銀行估值為400萬億元。
也就是說,就算這些機構宣布破產,這400萬億元天璿投資公司也能拿到手,也算是大賺特賺。
如果不宣布破產,又不想損失這麼大,那就要和天璿投資公司協商,從其他方麵讓利,求人家彆趕儘殺絕。
這就是金融市場的殘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