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彙市休戰的時期,楊乾抽身前往騰格裡沙漠。
和上次過來一望無際、連綿不斷地沙子不同,從上往下看,像是被披上了一層綠裝。
這是黑樹的葉子將上空遮蓋住了,從高空往下看,全是黑樹的葉子。
飛行汽車在駐地降落,和上次過來不同,那時候還是臨時駐地,設施非常簡陋。
經過半年時間的建設,駐地已經和當初完全不同,除了地表還有黃沙外,已經和一個集鎮沒有區彆了。
每個集鎮管理方圓10公裡的黑樹保養和碳砂采集工作,雖然全是機器人在工作,但完全是按照城鎮的規模建設的。
楊乾看著眼前的城鎮,笑道:“你這是打算移民過來居住嗎?”
“是有這個打算!”青薇說道。
“為什麼有這個想法?”楊乾好奇道。
雖然現在沙漠被黑樹覆蓋,但下麵的沙子還是沙子,氣候依然非常乾燥,不是從小生活在這裡的人還是很難忍受。
唯一改善的地方,就是夏天已經沒有往年那麼熱了,甚至比楊乾老家都要涼快些。
因為黑樹不隻是吸收照射的太陽光,還能吸收周圍的輻射熱量,導致這裡雖然地處西北沙漠,溫度卻非常適宜。
“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現在這裡確實存在諸多不足,但未來可未必。”青薇笑道。
“就算如此,一般人也不會專門跑到這裡來定居吧?”楊乾說道。
“那如果把這裡改造成了江南水鄉呢?”青薇說道。
“那倒是有可能,但現在大部分人不用工作就能過得很好,就算這裡建設的很好,大概率也不太願意過來。”楊乾說道。
以往遷徙都是為了生存,要麼土地不夠必須要分散人口,要麼是戰爭,很少有人過得舒舒服服突然遷徙的。
“首先現在交通已經很便利了,這裡將來不僅會通公路,而且在中心城市還會通高鐵、機場、高速等。
甚至將來家家戶戶都富裕了,能夠開上飛行汽車,距離已經不會是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
到時候彆說是這裡了,就算是深山峽穀都有可能有人居住,反正地理環境已經很難陷限製人的行動。
其次大家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現在城市裡主要以樓房為主,不可能每個人都住上獨棟彆墅。
這和錢多錢少沒關係,而是和土地資源有關係,不可能因為土地不用種地就無限供應建設房屋,國家必須要保留一定數量的農耕土地。
想要住上寬敞的大房子,甚至是獨棟院落,隻能向人口稀少的地區遷移,這裡將來肯定是最合適的地方之一。
彆看現在這裡顯得荒涼,將來這裡環境改善、設施齊全之後,將變得非常宜居。”
青薇的話倒是有可能,他隻是好奇道:“你為什麼熱衷於大家遷移過來?”
“很簡單,主要有兩條:第一國內人口膨脹是必然的,根據最新的生育數據顯示,國內結婚率和以往相比明顯提升,而且結婚年齡迅速下降。
同時婦女人均生育數量明顯增加,最新統計顯示已經上升到了2,要不了幾年就能達到25以上了。
第二為了自身經濟利益,雖然黑樹確實能帶來價值,但還是沒有人口給我們的價值高。
隻要有大量的人口遷移過來,這裡就能發展工商業,形成繁榮的經濟圈,而不是純粹的能源和碳工業原料供應地。
彆忘了,我們承建的兩條‘引渤入疆’線路,總投資可是高達40萬億元,日常維護成本也要我們承擔。
如果不能綜合利用的話,想要將成本賺回來還能維持日常運維,不說沒可能,但時間肯定很長。”青薇解釋道。
楊乾也沒反駁,而是笑道:“希望你們的計劃能成功!”
隨後青薇帶著楊乾看了下如何收集黑樹裡麵的碳砂,實際上很簡單,碳砂收集車豎起兩根懸臂,前端是鋒利的吸管。
直接刺穿黑樹,吸管進入藏有碳砂的內部,一根吸管拚命吸,另一個吸管拚命注入空氣。
這樣像細沙一樣的碳砂就沿著吸管進入收集設備裡麵,而收集碳砂的設備屬於全智能設備,不需要人操作。
“第一批大規模碳砂收集從8月份開始,目前黑樹存儲的碳砂數量還是有點少。”青薇說道。
“預計今年能生產出多少碳砂?”楊乾問道。
“暫時不好說,肯定超過50億噸。”青薇笑道。
“這麼說來,今年就能提供17萬億度的電能,還能提供50億噸的碳工業原料?”楊乾很驚訝。
電力按照每千瓦時最低01元計算,就是17萬億元,碳工業原料按照最低價每噸01萬元計算,就是5萬億元。
而騰格裡沙漠是今年才開始改造的,第一年就能帶來至少67萬億元的產值,相當恐怖。
明年全年生產出來的碳砂總噸位肯定超過100億噸,年產值翻倍就是134萬億元。
在外人眼裡沒多大用的沙漠,在玉衡生物手裡硬生生成了聚寶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