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門被推開。
是柯正山和陳科明。
常進輝起身相迎,然後看了看兩人身後的門已經被關上,於是蹙眉問道“萬總工呢?”
“萬總工他臨時有事”柯正山解釋。
常進輝有些失望。
“但是常總指揮你放心,萬總工把該交底的資料都給我了”說著柯正山拍了拍自己公文包。
“嗯,那就好。”
常進輝頷首。
雖然參會人員大多認識倆人,但是常進輝,還是鄭重了做了介紹。
並且表明兩人來的目的,是給大家做核聚變動力裝備技術解析的。
剛才爭論的眾人紛紛坐回位置上。
柯正山清了清嗓子,開場說道“各位,這次我代表龍科院,針對核聚變雙發動力裝置進行技術交底,有疑問的地方大家可以及時提出來”
會議室內,眾人期待的坐直在椅子上,像學堂裡第一次聽先生講課的學童。
大屏幕一閃。
一張v字流線形的概念飛機圖片出現在了大屏幕上。
空戰部的肖天翼和航空工業的技術代表們,頓時興奮了起來,眼神間互相交流,頻頻點頭。
航空工業龍飛機集團總工程師普航,驚訝的指著大屏幕上v字形的概念飛機說道“那!那不是我們最新的[水分子號]戰略轟炸機嗎!”
“是也不是”頓了頓,柯正山接著說道“準確的來說是[水分子號改]為了保證這台戰略飛機的製造效率,萬總工根據你們[水分子號]的設計資料,進行了改進,目的是希望能夠儘可能的沿用當前的生產線減少建造成本,提高效率。”
“萬總工考慮的真全麵啊!”普航感歎,然後連忙問道“難道萬總工準備將核聚變雙發動力裝置安裝到[水分子號]上!?”
“沒錯!”柯正山笑了笑,接著說道“根據現有的裝備體係,最合適安裝聚變雙發引擎的就屬[水分子號]。”
“而且”
柯正山看著普航,賣了一個關子,露出一抹迷之微笑。
“柯院長,而且什麼!?”普航前傾身子急忙問道。
“而且,根據萬總工的升級計劃,你們依然能夠趕上年底的軍工國際航展!”
“什麼!?我沒聽錯吧!”普航大驚。
按照他30年的經驗,飛機設計製造過程中,任何一項技術調整,都要進行大量的測試少則幾年,多則數十年
此次即將問世的[水分子號]立項之初,到現在就已經經曆了近20年的時間。
"嗯,沒聽錯。升級後[水分子號]的部分性能將達到六代機的標準!比如亞軌道巡航能力!"
“斯!”
“什麼!”
"亞軌道巡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