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解的疑問,但這份聊天記錄裡提到了一個關鍵的時間,司瑜的高三下學期。
或許他還可以再翻找一下司瑜和林書錦的聊天記錄,看看裡麵有沒有提到什麼。
這麼一翻,雖沒找到有關那件可怕的事的線索,但好在聊天記錄似乎從一開始就同步得很好,他補全了一些司瑜和林書錦之間的細枝末節。
在母親被送進精神病院之後,司瑜就跟在林書錦身邊。因為家庭原因,這個小孩也暴露出來一些精神方麵的問題。
他過分的自卑、怯懦,又不愛和人說話。一開始連對林書錦都不怎麼親近。
但林書錦是個成年人,拿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對他來說並不難。
利用他的專業,林書錦為司瑜創造過一個一些孩子眼中的奇跡,這種奇跡令司瑜對他敞開心門,接受了這個親人。
因為隻有林書錦懂他,司瑜便過分的依賴他。像小時候渴望認同的孩子一樣,司瑜也渴望得到林書錦的讚同和表揚。
這樣的變化,林書錦自然能察覺到,於是他開始引導司瑜,讓他知道,隻有叔叔喜歡的,才能得到獎勵和表揚。
什麼是林書錦喜歡的,很簡單,司瑜為他做的所有,他滲透司瑜生活的每一寸角落。
事情的發展本是順利的,但司瑜總要長大,當他離開這個家,總有些東西是不受林書錦控製的。
譬如友情、愛情、師生情。
司瑜似乎是個走到哪裡都討喜的人,師長喜歡他,同學想和他成為朋友,情書也總是以各種方式來到他的手裡。
一開始,司瑜會把這些當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分享給林書錦,但林書錦的回答開始讓司瑜感到不對。
司瑜:【今天老師又誇我了,她說我的試卷是她批得最舒心的,還讓全班同學都向我學習。】
林書錦:【我們小瑜這麼優秀,我要是你的老師也會誇你。】
林書錦:【除了誇你,這位老師還和你說過彆的嗎?】
司瑜:【嗯……她還說我長得很漂亮,人很溫柔。】
司瑜:【不過,漂亮不是用來形容女孩子的嗎?我覺得老師應該要形容我帥才對。】
林書錦:【漂亮並不是女孩的專屬,你的長相和漂亮更貼近一些。】
林書錦:【我對你這位老師有些好奇,下次能帶我去見見她嗎?】
第一段對話到這裡為止,司瑜答應帶林書錦去見他的老師。
後來的一段對話裡,司瑜提到那位誇他的老師因為工作原因調到了其他學校。而新來的老師,和他沒什麼接觸,甚至……有點避開他。
除卻這位老師,司瑜恢複入學之後,他的朋友也總是在更換,一直沒有固定下來。
而愛情,更是除了那一紙情書,什麼也不曾留下。
這樣的生活令司瑜產生了一種挫敗,他開始厭學,他對林書錦說:“待在學校,我總是一個人,我好像有病,他們一和我成為朋友,就會離開。”
“沒事的,不想去學校就待在家裡,叔叔給你想辦法。”
林書錦一如既往地給司瑜最大的安慰與關懷,對司瑜的脆弱照單全收。
從那之後,司瑜便待在家裡學習。林書錦會請老師來給他一對一輔導,司瑜便待在這所房子裡沒有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