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沒好氣道
“我能虧待你?”
打發走韓家女,李元青才去找了文牧野。
當他看見《印度藥神》的完整劇本後,其實是有些不滿意的。
“你們有點偷懶了。”
劇情結構走向太好萊塢了,特彆像《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主人公都是被動開始做起賣藥的生意,都有自己的合作夥伴,都有相關部門或者廠商的阻力,都曾想要停止生意,都因為朋友的死重操舊業,最後也都有庭審的場麵,雖然輸了官司,但推動了醫療改革的進步,還都有人物原型。
說它是翻版都難以辯駁。
文牧野緊張的搓搓手,尷尬的解釋道。
“李導,這麼改會讓故事更有衝突和看點。
而且不能把好萊塢的處理方式妖魔化,人家沿用了幾十年,證明這個結構非常經典,”
最後這句話說的沒錯。
人家這結構經過了時間的檢驗,經久不衰,不能因為這東西不是華國的,就對人家完全排斥,除非你能創造更好的。
當年陳詩人要不是選擇了好萊塢的單元劇模式,能拍出《霸王彆姬》嗎?
相比於之前韓家女版如同紀實文學的創作,這一版明顯好看多了。
但李元青還是覺得有隱患。
“你們有把劇本給陸勇本人看過嗎?”
“還沒有,我們打算等電影上映再邀請他來到現場。”
劇本改到這個地步,讓他們怎麼告訴陸勇?
陸勇之所以買藥是因為他本身也是病人,沒藥吃他就得死。
之所以賣藥是因為其他病人和自己承受著一樣的痛苦,還沒錢,隻會死掉更快。
他完全是秉持救人的心理,一分錢沒賺賣給病友,電影裡把他寫成市儈的商人,前期唯利是圖,人家能樂意?
李元青歎口氣道。
“還是跟他說一聲吧,至少要告訴對方,我們進行了一些戲劇化改編,讓他有個心理準備,完全把他蒙在鼓裡,最後人家追究起來也是影響咱們青奕公司的聲譽。”
陸勇授權了故事,即便不邀請他參與創作,對方也該享有知情權。
文牧野隻能答應,若有什麼不滿意再做工作吧。
李元青問道。
“具體什麼時候能開機?”
“我們已經在各地堪景,最早今年年底,最晚明年年初就能開機。”
“我沒有過問選角,你是怎麼想的?打算找誰來演,或者已經聯係好了誰?”
文牧野開始嬉皮笑臉了。
“師兄,咱們可是真同門,你得給師弟撐撐腰啊。”
“什麼意思?你想找我來演?”
“那可不,你來演,至少三十億!”
“不是,為啥你們總是惦記我出演?全華國這麼多演員,就沒有比我更合適的?”
“肯定有比你更像陸勇的演員,但他們沒有票房號召力,你有啊,你哪部商業片不是大賣了?
而且你今年也是複出,到現在才接兩部戲,下半年又沒片約了,在家閒著也是閒著,乾脆來演一部戲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