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後。
李元青、劉曉麗還有多多一起返回北平。
劉奕菲留下來補拍一點個人戲份。
李元青回北平自然是為了《彗星來的那一夜》重映。
這部小成本科幻神作在各個電影網站,評分都居高不下。
沒有大場麵,沒有大導演,甚至那幾個演員當年都不算大明星,但就是精彩絕倫!
土豆、優酷等網站博主年年解說,年年深入探究,依然還會有新觀點、新想法。
李元青從來都沒有回應過。
這部電影放映後,電影就不再屬於導演和演員,觀眾也擁有“解讀權”。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宣發團隊按照李元青的要求向北電、中戲及其他開設導演專業的院線發出邀請。
重映會上有一個消息將由李元青發布。
雖然什麼信息都沒有透露。
可這種針對性的邀請,大部分業內人士也能猜出來,肯定是扶持青年導演。
因而各個接到邀請的院校,都派出了自己專業最優秀的學生參加重映會。
導演加上演員共有九位明星。
公司在影廳外鋪設了紅毯。
既然有了紅毯環節,那就允許其他劇組前來宣傳捧場。
黃博把《一出好戲》劇組部分主創帶來。
特彆是他最看好的張藝星。
領著來給李元青打招呼。
“小張可塑性很強,好好培養一番,未來說不定能在演員一途走出自己的路!”
“這麼看好?”
張藝星謙虛道。
“這都是博哥教的好,他在劇組對我很嚴格。”
“你是好苗子,我才會嚴格,其他人我都不會去過問。”
李元青微笑看著兩人在自己麵前一唱一和。
“下次有合適角色,我向你發試鏡邀約,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黃博嘖了一聲。
“放心,小張肯定能入你的眼。”
張藝星繼續恭敬道。
“我一定會認真對待的。”
《一出好戲》劇組剛進去,《芳華》劇組便出現了。
小鋼炮真是對《芳華》寄予厚望。
什麼場合都不錯過。
李元青和黃宣在後台打了聲招呼。
“《芳華》那電影你知道在演什麼嗎?”
黃宣苦笑道。
“拍到一半我就懂了,但沒辦法,我隻是演員,私貨都是馮導的主意。”
“我當然知道!”
李元青哈哈大笑。
“也挺好的,有些事你裝傻充愣就行。”
袁和屏導演帶著《奇門遁甲》主創來走紅毯。
李元青就和大鵬聊了兩句。
“不要灰心,《縫紉機樂隊》已經很好了。”
大鵬歎口氣道。
“我欠的債沒還完呐。”
《煎餅俠》十幾億票房,把他抬進了電影圈,沒想到也讓他背上了沉重的負麵口碑,不把債還完,後麵的電影恐怕也難逃厄運。
李元青真想拿袁和屏舉例。
這人當導演完全沒口碑,《蘇乞兒》、《臥虎藏龍2》都是爛片,影響他繼續當導演了嗎?